公用事业并购浪潮--审慎对待外资
《21世纪》:12月23日,全球最大的水处理公司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和首创通用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出资4亿美元,受让深圳水务集团45%的国有股权。你如何看待这场外资并购国内公用事业案?
高中:首先,我对外资进入中国公用事业以及其中的水行业应该没有疑义,外资雄厚的资本,丰富的经验,先进的管理以及多年积累的雄厚的科研基础,为中国的公用事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起到了示范和激励作用。然而,不能不看到,大的跨国企业在和中国地方政府就当地公用事业民营化进行谈判时,有两个不对称:
其一,信息、经验不对称。有百年历史全球经营的跨国企业面对的是缺少国际经验,缺少法律、金融信息咨询的相对年轻的地方官员。地方官员往往得不到其他城市谈判的详细条款,而跨国集团作为谈判对手对此却心知肚明。如特许经营年限问题,作为特许经营的发源地,法国民众和地方政府正在施加压力,使其年限从平均二十至二十五年减为十几年,以防止公司暴利,规范公司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给予政府更多的选择权。而中国有些地方政府却在进行利益透支。如果没有很好的退出机制和监管措施,我们的有关市政部门将会面临尴尬的局面。
其二,财富、影响不对称。地方财政捉襟见肘,三大水务集团均在世界百强之内,其营业额收入相当于普通中等国家GDP。地方官员影响仅限于当地,而跨国集团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来争取最好的条件。
《21世纪》:在此之前,北京市乃至国内其他城市纷纷宣布全面放开对公用行业民营化限制,其中主要包括能源、电力、水务等,您如何看待国内公用事业民营化浪潮? 高中:要了解国内公用事业民营化,首先必须先看国外公用事业民营化发展的脉络。其实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兴起起源于英国,从邮政到铁路,从电信到燃气,从电力到自来水,完全彻底地民营化。典型的民营化在水,电,燃气行业,政府售出股份,内部职工允许持股,大部分股票向社会发售。由于股民购买踊跃,结果不得不抽签式地配售。一度曾达到即使是幸运的投资人亦只能得到拟购买的10%的股票。投资原始股票者,在上市之初,即得到至少10%的溢价。
英国的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第一次浪潮是民营化。开始,英国政府明确规定外资不得趁机进入,这是为了防止外国跨国集团一举取而代之,建立垄断地位。而与英国相反,中国的第一次浪潮是外资,第二次浪潮才是民营化。
《21世纪》:您认为中国的第一次浪潮是外资,那么外资参股的公用事业当初产生于何种背景,又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高中:中国与英国国情不同,一部分人刚刚富起来。尽管民间资本在储蓄中即达10万亿元之多,无奈进入股市者尚为少数。不够成熟的股市,规避风险的股民,使得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第一次浪潮是外资。由于A股市场还没有对外开放,外商进入的主要形式是特许权经营,中外合资及外商独资。目前,电力企业有几个大的,若干个小的,燃气集中在沿海省市,水行业则最为集中。
而中国改革开放对外商提供了显而易见的优惠政策、倾斜政策、免税政策等等,但上述优势,中国的民间资本都不具备。外商的重视法律条文、规范经营管理、引进先进设备、减少冗员、降低成本等举措对中国公用事业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21世纪》:民间资本是公用事业的第二次浪潮,目前主要有哪几种参与形式?
高中:中国老百姓始终相信政府,相信银行。一辈子攒钱并不容易,只能放到风险小的可靠的投资项目上。其中公用事业最符合老百姓的这一需求:稳定的现金流,看得见的效益,千家万户不可缺少的服务等。但民间资本是散在的,目前民间资本对公用事业的参与主要是下列形式:
一是股市集资:A股市场上含水企业,电力企业,公用事业股已不在少数。燃气企业更有在香港上市者。与伦敦股票交易市场上的公用事业股大相径庭的是:外国公用事业股在大市不好时,往往逆市走强,一枝独秀,成为风险避风港。
二是企业集团,私营企业。无论前身经营何项,返朴归真,看到公用事业前景,转投水,电,燃气。
三是债券融资。企业目前很难直接发行债券一些聪明的政府官员开始直接或间接地向老百姓融资。例如,江南某市,通过政府直接掌握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公司发行债券,利用民间资本兴办公用事业。然而,如果不改变“官督官办”,只用民资,没有民营,则前景堪忧。
( 日期:2003-12-30 09:18)
【ICXO.com编者按】公用事业并购浪潮:审慎对待外资--访联合国项目中国水务督察专家高中
「该帖子被 水先生 在 2007-6-20 10:21:50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