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呈富营养化,董铺水库水质不受影响
被誉为合肥“第二个大水缸”的大房郢水库自去年下闸蓄水以来,水质状况一直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但从目前状况来看,由于周边工业园肆意排污,水质遭到严重污染,年底供水的可能性已经不大。据有关人士表示,虽然目前大房郢水库已经与董铺水库相连,但不会对董铺水库水质产生任何影响。
昨天(10月21日)上午,据合肥市水务局透露,目前水库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以上,预计年底前组织验收。但根据水利部专家分析,鉴于水库地处的位置和环境,水库蓄水后客观上暂时无法达到饮用水的标准。经过专家多次对大房郢检测的数据分析,库水中氧、氮、总磷超标,水体呈富营养化,高锰酸盐指数忽高忽低。
据介绍,大房郢水库去年下闸蓄水后,由于水量少,地表经过浸泡冲刷,原农田中农药化肥残留较多,汇水区的农药和化肥残留物污染及部分单位和个人往库区内倾倒废弃物等原因,造成了库内水体污染。另外,在水库一、二、三级汇水保护区范围内,发现一定规模的污染源点没有污水处理措施,加上双凤、岗集、大杨3个产业园规模急剧膨胀,治污能力滞后,污水没能截流直接影响库水水质。合肥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如果水库附近的污染源不能清除,污水截流措施跟不上的话,“第二大水缸”的水质还会受到威胁。
目前,合肥市正在积极努力,采取了截流发电厂和工业污水、废水,实施生物净化,建设环库防护、生态林带,引水置换库水,增强水体自净能力等“救治”措施,争取让大房郢水库尽早投入使用。(新安晚报 实习生张坤本报记者章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