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日前在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秦皇岛热电厂等企业采访,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在这些企业的厂区附近找不到污水排放口,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全部通过排污管网进入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该市环保局局长刘建军告诉笔者,近年来,通过综合整治,协调发展,秦皇岛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30万吨,而全市的污水排放量最大在21至27万吨之间,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100%,有效处理率可达80%以上,在全国名列前茅。
为加强水污染防治,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该市重点加强了对造纸、水泥、酿造、化工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和监督管理,依法取缔了小采矿、小炼金企业50家,对昌黎县3家、卢龙县4家水泥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对日排放污水100吨以上的重点污染企业分期分批安装在线监控装置,推行清洁生产。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工作,减少了磷元素随生活污水向地面水体的排放量。此外,他们还完成了抚宁骊骅淀粉厂、昌黎玉龙淀粉厂、抚宁15家造纸厂及港务局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工程,先后建立了北戴河东西部污水处理厂、海港区污水处理厂,提高城市整体污水处理能力,并结合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和城区道路改造,完善城市排水设施,扩大污水管网的覆盖范围。
在污水治理的同时,他们还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仅秦皇岛港务局每年就利用污水处理厂的中水500多万吨,回用于港口煤场扬尘治理、绿地浇灌。市水务局使用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冲洗市区河道,一大批企业实现了节能、减污、增效。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港城城市水功能区4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河北日报 赵红梅、吴永哲、赵聚江、李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