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全省第一个公用事业与外资合作进行改制的项目。业内人士指出,这既是福州开发区政府退出公用事业的第一步,同时也为福州乃至全省公用事业的改革提供一个创新的范例。
供水经营权为何转让
福州开发区自来水公司创建于1989年,是一家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1643万元,日供水能力12.5万吨。经权威部门审证,截至2003年10月31日,开发区自来水公司总资产20642.32万元,负债10462.45万元,所有者权益10179.87万元,利润总额464.07万元。
作为公益性较强的行业,城市水务长期靠政府投资建设,投资渠道窄,回报期长,投资压力大,财政负担重。据福州开发区区委书记郑有光介绍,虽然自来水公司是开发区直属企业中效益较好的,但也是开发区负债最重的企业,目前水厂的漏水率约为15%,在同行业中居中上水平,而1亿多元的负债主要是当初水源建设的成本投入和2000万元的负债担保。现在,不仅开发区财政压力需要缓解,同时消费者以及水务行业本身,要求市场化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汇津”成惟一竞买者
福州开发区从2002年底开始,先后考察了中法水务公司、澳大利亚彩虹水务公司、北京基正禹人水务公司以及汇津(中国)有限公司等。
依照国家政策要求,2004年10月,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对外发布了福州开发区自来水公司资产整体拍卖公告,公开征集竞买者。在长达21天的报名时间里,跃跃欲试者颇多,但最后报名的只有中环保水务和汇津水务。由于在法定时间内中环保水务没有提供相关材料,最终汇津水务成为惟一有资格的竞标者。
汇津(中国)有限公司于1996年成立,是一家以英国泰晤士水务有限公司等跨国大公司为主要股东的合资专业性水务公司,在水务管理经营上有丰富的经验。“汇津”的两大股东均为全球500强企业,其中泰晤士水务是全球第二大水务企业,有50多年经营水务的历史。
福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林新国说,开发区看中的不仅是“汇津”的资金实力和规范的管理,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品牌价值。因为水务的资产转让不仅是价格的问题,还关系到供水安全。
转让溢价近5000万元
今年3月,福州市正式审批设立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福州汇津水务有限公司。公司由福州开发区白眉水库建设有限公司与维京群岛汇津中国(福州)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投资总额2.45亿元,注册资本2.3亿元,其中外方出资1.656亿元。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生产和销售自来水、配套水管网的建设和维护、提供与自来水生产经营和管理相关的技术服务等。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福州开发区白眉水库和自来水公司的资产总计2.1亿元,其中1.5亿元的资产(包括自来水一、二期水厂、管网及其配套设施)转让给汇津水务,剩余6000万元作为中方投资入股,占福州汇津水务28%股份,维京汇津则以1.65亿的资产加上一部分资金占其72%股份。
通过协议转让,净资产为1亿元的自来水公司资产转让价1.5亿元,溢价近5000万元。
转让保证公益
郑有光介绍,此次水务项目洽谈,政府站在保证公益性的立场,与受让方事先达成了许多前提意向:水价必须按现行水价标准,将来如有提价应报政府部门批准;管网建设要与城市建设的规划发展相一致;要求不中断的供水,要按照福州市城市供水安全办法,水质要达到城市饮用水的标准。
林新国也表示,自来水公司产权出让以后,政府除偿还当初建水厂、水源的债务外,还可把收入的一部分投入亭江水厂,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据介绍,水务市场化后,福州汇津将采取国际ISO9001质量程序进行管理,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解决员工安置问题,并设置了员工改制基金。福州汇津将招聘80%的自来水公司现有职工,白眉供水公司将招聘其余的员工。
昨日,市委常委、副市长梁建勇代表市委、市政府到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