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80%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将建成投产的北冲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其增加污水处理设计能力为3万吨/日,北区29平方公里的20万人口的生活污水将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经处理后再排入漓江,进一步保证漓江的水质和我市的环境少受污染。到2010年,我市的污水处理率争取达到80%。
据了解,作为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我市十分重视水体环境的保护,到2003年我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75.52%。目前,我市建成污水提升泵站12座、雨水泵站3座,各泵站的相继使用,使我市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不断完善,从而减少了城市污水向自然水体的排放量,有力地保护了漓江,明显地改善了市区江、河、湖、塘的生态环境。我市已建成投入使用二级污水净化厂4座,为七里店污水净化厂、北冲污水净化厂、第四污水净化厂、上窑污水净化厂,总设计处理污水能力为17.85万吨/日,实际处理量为13.8万吨/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北区的居住人口迅速增加,服务该片的北冲污水处理厂已超负荷运行,但其中有些区域没有纳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服务范围。在这种情况下,2003年8月北冲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开工,今年内将建成投产,污水处理量将从原来的0.35万吨/日增加到3.35万吨/日,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同时芦笛路和驿前街排污管、引水入湖渠道沿岸的截污管道等一批进水主干管和配套管道,以及驿前街泵站的土建工程也已完成。胜利路、水塔路、清风小区等地的管网建设已经开工。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城区还要新建西城区污水处理厂和雁山新区污水处理厂,到2010年总设计污水处理能力由目前的17.85万立方米/日增加到28.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达到80%。
此外,为保护漓江乃至整个桂林的生态环境,我市12个县已经全部完成了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污水处理总规模30.5万吨/日,灵川、兴安、阳朔、临桂等县的污水处理厂预计今年能投入试生产,明年开始部分县城的污水处理厂将陆续投入使用。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记者陈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