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市场化”带动贵阳污水处理活起来

http://www.waterchina.cn 2005/1/21 经济信息时报

  转让,一个多赢的决策
  “十五”期间是贵阳市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带来城市污水量持续增长,给城市文明和环境质量带来的威胁将越来越严重。贵阳市于2002年建成小河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8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工艺采用SBR(即应用曝气强度发生好氧至厌氧过程的交替反复,从而达到硝化、反硝化和生物除磷、脱氧的进行)工艺。
  然而,由于污染治理欠账过多、运行费用没有保障、运营管理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小河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后,状况难以令各方满意。
  为促进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推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确保贵阳市委、市政府“南明河三年变清”目标的实现,2001年12月,在市政府的主持下,贵阳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与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订《关于全面开发贵阳市环保项目合作意向书》,刚建成并已投入试运行的小河污水处理厂,资产转让纳入市委、市政府议事日程。2003年8月下旬,经过实地考察,贵阳市与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贵阳市小河污水处理厂资产转让及特许经营框架协议》,授予隶属于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天津创业水务公司特许经营小河污水处理厂期限25年,起止时间为2004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
  2004年1月1日,天津创业水务公司正式接收运营小河污水处理厂,贵阳市小河污水处理厂资产成功转让,贵阳市成功回收建设资金1.1亿,实现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
  市场化运作显现活力
  在2004年1月1日接手小河污水处理厂后,天津创业水务公司选出10名精英派驻贵阳,又在贵阳招聘了23名大专、本科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并对这些新人进行了强化培训,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技术力量的组织工作。4月份到目前,将污水处理能力逐步从日处理污水6.8万吨提高到7.4万吨。
  对于小河污水处理厂运行近一年的工作情况,贵阳市城管部门给予了好评。有关负责人认为,现在的小河污水处理厂,不论从管理上还是在发挥效益上成绩都是值得肯定的。原来贵阳市污水处理工作几乎为空白,现在已采用TOT(转让—运营—转让)模式成功地使厂子运转起来,实现了“零的突破”,为贵阳市提供了大量的景观用水。按照相关强制性标准,小河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水达到了各项要求。同时,该负责人也希望小河污水处理厂尽快度过人员、设备磨合期。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设备能够充分发挥设计能力。
  市场化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小河污水处理厂资产转让采用TOT方式进行。即由天津创业水务公司向贵阳市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购买小河污水处理厂资产;在25年的特许经营期间,由市城管局向天津创业水务公司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作为天津创业水务公司的经营收入来源;特许经营期满后国资公司无偿收回全部小河污水处理厂资产;特许经营期间,市环保局、技术监督部门将依法监督小河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市场化带来了那些好处?记者走访了贵阳市有关部门。
  贵阳市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小河污水处理厂资产转让项目引入有较强实力的专业性水务公司,同时带来了科学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将进一步提升贵阳市的污水收集、治理能力,有利于形成贵阳市排污、治污的良性循环,对于确保南明河“三年变清”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于下一步建设良好的城市上下水系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小河污水处理厂资产转让,政府部门实现了职能转变,改变了对城市污水行业直接运作和管理的模式,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法规政策标准的制定、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的编制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上来,为城市污水处理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
  记者手记
  如今走进小河污水处理厂,大片的绿色映入眼帘,安静的厂区让人难以察觉污水处理设备在24小时满负荷运转……贵阳市每天有7.6万吨污水经过这里的SBR工艺,已达到相应标准,再次进入水环境的又一个循环。
  截至目前,市场化运作一年的小河污水处理厂经济效益初见成效,社会效益得到各方肯定。其中有何经验值得借鉴?该厂负责人杨光告诉记者,各方至今一直合作得很好,得益于当初协议条款的细致缜密。如污水处理达不达标,由市环保局中心监测站认定,并给甲方单位代表市环保局根据认定结果,支付污水处理费用。各方严格遵守协议,按章办事,为合作提供了良好条件。
  (作者:刘跃 赵琼 金黔在线—经济信息时报)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贵阳金阳污水处理厂年底建成(2006/7/7)
 贵阳将改造供水管网(2006/5/19)
 贵阳市多管齐下抓节水 (2005/6/7)
 贵阳:贷款九亿治理水环境 (2005/5/10)
 贵阳市今年将全方位实施“碧水”工程(2005/2/21)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