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开发区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
美国的雨水利用常以提高天然入渗能力为目的。如美国加州富雷斯诺市“LeakyAreas”地下回灌系统,10年间(1971年—1980年)的地下水回灌总量为1.338亿立方米,其年回灌量占该市年用水量的20%。美国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如科罗拉多州(1974)、佛罗里达州(1974)和宾夕法尼亚州(1978)分别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这些条例规定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所有新开发区(不包括独户住家)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
伦敦世纪圆顶:用雨水冲厕所
以伦敦世纪圆顶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为例,泰晤士河水公司为了研究不同规模的水循环方案,设计了英国2000年的展示建筑———世纪圆顶示范工程。在该建筑物内每天回收500立方米水用以冲洗该建筑物内的厕所,其中100立方米为从屋顶收集的雨水。这使其成为欧洲最大的建筑物内的水循环设施。
德国:利用雨水每年可节省2430立方米饮用水
利用公共雨水管收集雨水,采用简单的处理后,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便可用于街区公寓的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洒。如位于柏林的HlankWitzBeless—luedeckeStrasse公寓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通过采用新的卫生原则,并有效地同雨水收集相结合,实现了雨水的最大收集。利用雨水每年可节省2430立方米饮用水。德国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如目前德国在新建小区之前,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民小区,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若无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将征收雨水排放设施费和雨水排放费。
丹麦:雨水成了可替代水源,以减少地下水的消耗
丹麦在市区从屋顶收集雨水,收集后的雨水经过收集管底部的预过滤设备,进入贮水池进行储存。使用时利用泵经进水口的浮筒式过滤器过滤后,用于冲洗厕所和洗衣服。在7个月的降雨期(7月—来年1月),从屋顶收集的雨,足以满足冲厕用水。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作者:王浩 杨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