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两年内,政府将另外投资15亿元推动本地水务业的发展,使新加坡逐步发展为水务业中心。
李显龙总理昨天为新泉海水淡化厂主持开幕式时透露,过去四年来,政府外包给私人企业的总值至少45亿元的水务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建造深隧道阴沟系统、滨海湾堤坝和新生水厂。
他相信本地公司在这些水务设施建设项目中所取得的经验,将使它们在国际市场上保有竞争优势。
“国际水务公司已掌握了当前的机会和利用现有的设施,在新加坡开拓业务。这些公司也与公用事业局合作,展开试验性研发计划及新科技试验项目。”
李总理说,新加坡正逐渐发展成为水务业中心,本地水务业的涵盖面广,包括建筑、设计、运作与科研范围,因此许多外国公司也借用新加坡这个平台去试验新点子,以及研究改良水源管理的方法。
他指出,本地增长迅速的水务公司包括凯发(Hyflux)、吉宝工程(Keppel Engineering)、胜科(SembCorp)和Aromatrix Technologies。
其中,凯发公司可说是在本地水务业占有领先地位的公司之一,已从一家小型的污水处理公司发展成今天备受瞩目的水务公司,过去几年完成了多项成功的水务项目,也进行了不少科研工作,并且把业务拓展至海外。凯发是新泉海水淡化厂的母公司。
总理在这家海水淡化厂的开幕式上讲话时,也回顾了新加坡多年来积极开拓水源,在水供方面自给自足的经验。
他说,自独立以来,政府总共开拓了11个蓄水池,目前还有新的蓄水池在开拓中。我国也是世界上首几个带头推行两种水沟并行系统的国家之一,能分开收集雨水和用后的废水。
随着科技进步,新加坡在两年前开始生产新生水,在解决水供短缺的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海水淡化厂的启用,更让新加坡的水供发展史步入另一个新里程碑。
(来源:联合早报,作者:黄佩玲,200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