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10月20日电(记者刘喜梅)作为黄河最大的污染源,渭河的水质长期受到关注。陕西省环境监测站9月份的采样监测结果显示,近期渭河干流水质明显好转,基本维持在V类水质以内,其中渭河咸阳段达到IV类水指标。
陕西省环保局副局长李孝廉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渭河水质好转有3个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是雨水的稀释。他解释说,枯水期内渭河干流水量极小,进入7月份以来,关中雨水较多,目前渭河的水流量是枯水期的两倍以上,对污水起了较大的稀释作用。
渭河水质好转的另一个原因是境内的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减少。由于陕西省政府加强了渭河治理力度,咸阳市6月底前又关闭了6家造纸厂,宝鸡市20余家造纸企业被勒令关闭和停产治理。沿渭其他城市也加强了对工业污染源的控制,环保执法力度得到加强。
此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对减少渭河污染也起到了积极作用。7月份以来,关中部分城市积极落实生活污水处理的收费政策,筹措城镇污水处理费,确保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李孝廉表示,虽然渭河干流水质比以往有所好转,但仍未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水质保持在III类以内、出境水质不能超过IV类指标的要求。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