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5年建设四座水厂南水北调调来优质水源 郑州人解渴大计初定
如何能解未来“水困”?
郑州的人口在不断增加,水的供需矛盾将会日益突出。
“郑州市目前每天的供水能力是117万吨(10万吨来自自备井的供水将逐步取消),而到2010年预计郑州用水量每天将在125万吨以上。”在10月23日的《郑州市城市供水系统规划》咨询评估会上,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湛军说,未来5年郑州市每天的用水量比现在的供应量多出近10万吨。
“《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市区人口将在500万左右,城市化水平70%左右。郑州市的供水局面将更加紧张。”张湛军说。
据专业测算,郑州市2015年的日用水量约为157万吨,到2020年将超过195万吨。面对“水困”,郑州该如何应对?
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给水分院院长张可欣,在介绍《郑州市城市供水系统规划》时给出了答案:2010年供水部门计划在郑东新区建设龙湖水厂一期工程,以此解决供需矛盾。
张可欣说,此后,依靠建设龙湖水厂二期工程、贾寨水厂一期工程和桥南水厂一期工程,到2015年供水部门计划每天新增供水能力35万吨;到2020年通过扩建旧水厂和新建须水水厂,郑州又可以每天多供水40万吨。
“南水北调”滋润郑州?
“目前郑州市‘喝’的水主要来自黄河,但这并非长久之计。”郑州市供水部门高级工程师吕启忠说,要解决郑州市未来5年甚至是15年的供水问题,靠的是“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年输水,枯水流量保证程度高,且水质优良,除新建桥南水厂在市区北部,距南水北调干渠较远,无法使用南水北调水,其余各新建水厂均使用南水北调水作为供水水源。”吕启忠说。
据介绍,为保障南水北调的水能送到千家万户,供水部门还将计划新建和改建部分供水管道,总长度几乎可以绕郑州一圈。
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计划用于建水厂和敷设、更新管道的投资将超过30亿元。
(河南日报 记者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