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上海市郊区污染河道的水环境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鉴定

http://www.waterchina.cn 2005/10/28 中国上海

   (水业中国10月28日讯)日前,由上海农科院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的上海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郊区污染河道的水环境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通过运用生态浮床技术用美人蕉、黑麦草和芦苇等市民广为熟知的植物,为郊区河道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新方法。
   该生态浮床技术是综合了科研人员原有的三项国家发明专利的生态修复技术,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和基质,把现代农艺和生态工程措施有机结合,可广泛应用于治理本市河道水环境污染,能有效抑制水体黑臭,改善河道水质,美化和净化水环境。
   通过项目实施,科研人员对以浮床为主的生态治污技术作了进一步拓展,开发了一种框架式生物纳污消栅(该设施已收到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采用该技术,在河道的排污口及重污染河段,建立一个个"小型污水处理池",有效拦截污水中的大颗粒杂物,并适当缓解水流,通过设施中各种人工介质的挂膜使土著微生物大量繁殖,最大限度地降解、消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效降低水体的浊度,提高水体透明度。同时,经过大量试验分析,科研人员针对本市各污染河道特性,筛选出陆生植物旱伞草、美人蕉和水生植物芦苇、茭草、香蒲等10种植物,这些植物具有干物质积累量高、富集能力强和耐污性强的特性,在污染较为严重河道的环境中能正常完成生长周期,且可大幅度削减水体的污染负荷。
   项目执行过程中,课题组重点对本市长宁区午潮港河道、徐汇区金家塘、闵行区杨树湾河道、闵行区宝华小区河道和青浦区跃进河等5种不同类型的污染水体进行采样和分析,摸清各河道污染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在这些水域试验应用生态浮床6千多平方米,合计治理水面面积2万多平方米。研究表明,水体治理后,每年每平方米浮床植物能从水中净吸收去除N80-150g,即在污染物不再排入,底泥完成疏浚的前提下,每平方米生态浮床每年可实际治理中等污染程度的河道水体6-11立方米,TN(总氮)、TP(总磷)、COD(化学耗氧量)、BOD(生物耗氧量)四项主要水质指标平均净去除率分别为50.8%、58.2%、50.3%和46.6%,达到了国家农田灌溉水标准。由于水质改善,在部分项目示范区内还出现了成群结队的小鱼,说明生态浮床技术的生态修复功能明显。
   本着循环经济的原则和要求,科研人员还对工程产生的废弃物转化利用进行了研究,如利用生物菌种对植物秸秆进行发酵和堆肥试验,为制作生物有机肥料提供原料,利用废弃的聚苯乙烯材料为泡沫厂提供可回收利用的原材料。
   该项目的实施,既美化了本市河道水环境,又提供了一套高效、经济的污水治理方案,也为本市实现"主要河道水清、岸洁、有鱼"的水环境治理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来源: 中国上海)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上海供排水项目网组织专家赴浙江临海考察伟星管业(图)(2007/6/7)
 上海市排水行业社会义务监督员参观金山枫泾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图)(2007/3/30)
 上海市严格工程管理 坚决制止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2007/3/2)
 上海南汇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开工(2007/2/28)
 上海市南汇区水务局六项新举措推进中小河道疏浚整治(2007/2/25)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