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10月31日讯) “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河北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近年来,部分企业超标排污和偷排偷放,已经成为影响全省水环境的重要因素,检查发现竟有6成以上企业存在着这种违法现象。
在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会上,河北省环保局局长姬振海说,2003年和2004年,全省污水排放达标率在83%至85%,15%以上的污水是超标排放。而对于河北已建成运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大约三分之一正常运行,三分之一不能稳定运行,三分之一不能运行。今年上半年,省环保局组织对石家庄、邢台、衡水等地的部分重点排污水企业和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暗查。在检查的企业中,有60%以上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个别企业置环保法规于不顾,偷排偷放污水。在全省环境信访和污染举报中,主要是企业超标排放污水和擅自停运污染处理设施偷排偷放。污染企业偷排偷放、治理设施老化严重、治理技术水平低仍是目前河北省存在的普遍现象。
同时,河北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近年来,全省城市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2004年全省废水排放量达20.6亿吨,比2003年增加了13.8%。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达7.9亿吨,比2003年增加8.2%。但是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承德、张家口2个市还没有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2个县级市中,仅有8个建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22个扩权县(市)中,仅有5个建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按照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要求,全省尚有40个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没有动工。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导致全省污水处理水平不高,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更低,只有约23%,大量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向环境排放,严重制约了全省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据介绍,河北省将加强打击企业违法排污专项行动力度,严查严办,并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以改善全省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作者: 记者杨守勇,200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