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佳木斯打赢松花江污染保卫战

http://www.waterchina.cn 2005/12/12 经济参考报

  松花江沿岸第一大城市哈尔滨在停水危机中转危为安之后,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向三江平原中心城市佳木斯,除城区80万人口饮水安全之外,松花江还将在佳木斯的同江汇入中俄界河黑龙江。 
  12月11日,松花江污染带正在通过佳木斯,新水源已先期启用,城市安然无恙。佳木斯市政府相关官员说,“从容面对危机,来自提前的应对。上游城市哈尔滨开始紧急迎战松花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之时,下游的佳木斯就已经开始进行应急准备。”
  11月21日,佳木斯与哈尔滨“同步”应急
  “11月21日,得知哈尔滨即将停水的消息,佳木斯市在积极组织连夜加班生产向哈尔滨调运瓶装水的同时,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环保、水务、供水等部门立即进入紧急状态。”佳木斯市市长李海涛告诉记者,佳木斯此次能够从容应对松花江水污染关键在于应急准备早、考虑周密,更得宜于国家、本省和全国各省区的大力支持。
  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佳木斯是国内开放口岸最多的城市,因这里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有“华夏东极”之誉。
  东傍乌苏里江、北傍黑龙江、中有松花江,佳木斯在三江的浸润滋养中享受着黑土地的富饶,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黑龙江东部的中心城市。然而就是这带给佳木斯丰沛水源的松花江这个冬天却带来了巨大的考验,松花江污染水体将从城市所辖汤原、桦川、富锦、同江、抚远5个县(市)300余公里流经。污染将至,水流所经之地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用水问题如何解决?
  11月21日晚,佳木斯得到松花江可能遭到污染的消息。当晚,佳木斯市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做出两项决定,第一,连夜组织矿泉水厂加班生产支援哈尔滨;第二,启动佳木斯应对松花江污染应急预案,并开始对沿江村屯、企业的用水情况进行普查。
  11月22日一早,350吨水已经启程运往哈尔滨,城市各个部门投入应急准备。佳木斯市一位环保部门的官员说,“任何城市发生危机,与此相关的城市都有必要提前进行准备。面对必然要迎战的危机,早准备总是主动的。”
  考虑到城市主要水源来自江边的第七水厂可能出现的江水倒渗地下水源问题,佳木斯市政府在征求环保、供水部门及专家的意见后上报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并从国内请来业内权威专家。为确保群众用水安全的角度,佳木斯市政府决定关停第七水场临江水井,立即投入300万元配套完成在建的江北新水源。12月5日,江北新水源正式启动,此时,松花江污染带尚未到达佳木斯。污染带流经佳木斯期间,分布在城中的40个监测点将从地下水源到自来水供水出水口再到百姓家里的水龙头出水进行全程供水监控。
  为避免因水污染给群众造成恐慌,佳木斯市还连夜制作电视、报纸专题,及早讲解佳木斯市区及所辖沿江各县居民饮水用的地下水已经有了严密的防污措施,还及时通报有关情况,稳定了情绪。从佳木斯火车站出站口出来,外来客人难免会关心当地人的用水,出租车司机还会反过来安慰说“你放心,我们用的是新水源,还天天有监测。”
  从容中,依水而生的城市也遭受到水污染带来的新问题。松花江中的三花五罗等名贵淡水鱼一直是佳木斯人待客的特色菜肴,沿江到处可以见到“火炕、江鱼、小烧酒”的大小鱼馆。为防止因污染造成危害,政府立即下发沿江地区用水“十不准”的规定,不准用松花江水作为生活用水、不准从事垂钓、不准临江无可靠安全水源的饮食服务场所营业——沿江鱼馆全部关闭,并带领沿江村屯群众储水。
  在与佳木斯城区相对的松花江北岸,群众在危机中的种种新“发明”也派上用场,巨大的塑料袋、塑料管储水大大小小放在院子里,有的大到可以装上几吨水。在平安乡群英村,村民家里的浅水井都已经被政府封存,村口新打的深水井将被输送到各家各户,原本吃井水的村民过一段也将用上自来水。
  污染监测,全国之力会聚一江
  11日,当记者来到污染团到达的桦川断面时,凛冽的寒风中,已经一天一夜没回家的环境监测员葛树华正在冰面上凿开的直径约为50公分的取水口处,按照采样规程采取水样。
  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后,环境监测工作成为污染防控的重中之重。松花江沿途监测断面上,24小时不停采样的监测人员成为北国冬季里的一道风景。在桦川断面记者看到,在冰封的江面上工作人员铺设木板栈道,以方便采样,保障安全。
  在零下二十几度的冰面上,刚凿开的冰洞在一小时之内就会再次封冻,江面上的风刀片一样在脸上划过。取样人员每日十几最多二十几次往返取样,常常是冻得半天都无法恢复知觉。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每当江中心的旗语一挥,左中右三点的取样人员都会按照规程认真完成规定程序。
  “为了保证取样的科学和及时,我们调集所有监测设备,集中人员,加大监测密度,及时通报监测情况。”据佳木斯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王国庆介绍,目前监测人员每两小时到河流的指定取水点取水样,取水点的选定是按照国家制定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选取位置,第一个点是在河流的主航道,选取主航道河流最深的中间点,然后在中间点左右两侧水流流动最大,最明显的地方设另外两个监测点,监测人员从这三个位置取水样后,进行等比例混合,用混合后的水样进行分析测定。保证及时、准确地将水样送到分析人员的手中。
  在这场突发的事件面前,环境监测数据的及时、准确成为打赢这场战役的关键。
  据介绍,为了严密监控松花江佳木斯段水质的变化情况,佳木斯市环境监测站从11月28日起对松花江水质进行了27项全分析。其中包括硝基苯和苯,监测断面为汤原断面、佳木斯断面、同江断面和抚远断面。
  “监测仪器室的技术人员24小时不离岗,水样一到马上化验,保证一小时之内出结果。”在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桦川断面监测现场,仪器分析室主任严永路说。桦川、佳木斯、同江等监测能力较弱而且位置非常重要的监测点,环保总局和黑龙江省监测站已安排了设备和人员支持,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河北等地监测站的技术骨干已深入一线,开始工作。
  据介绍,目前,来自国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以及河北、江苏、上海等地支援来的专家、监测人员汇集到佳木斯直接参与工作并出谋划策,松花江水污染创造了建国以来因一次环境事件集中最多专家、科研人员的先例。
  关注城市水安全迫在眉睫
  12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松花江污染物浓度已经大幅度下降,松花江水污染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今后的工作重点将转向生态影响评估并全面启动松花江污染治理的总体规划。
  应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在佳木斯进入了新阶段,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同在。针对当前我国重大环境突发应急事件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专家认为,环境突发事件大部分是可以快速反应做出预警来降低损失的,我国应尽快将环境应急预案管理纳入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中。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经贸关系学院教授王绍玉介绍,目前,各地制定的应急预案中多数只是对可能发生事故后的情况和组织形式加以预计,却很少有翔实的关于每个存在环境安全风险的厂矿企业、电站等设施的调查,逐个对企业开展的可能污染调查更是缺乏。因此,一旦发生重大污染事件,往往措手不及。
  黑龙江省环保局有关人士表示,虽然黑龙江省在制定环境应急预案中将突发环境应急事件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了相应安排,但这次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的发生还是对这一应急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说,随着污染带移动时间和流经区域的延长,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需要的技术设备和人员力量大幅度提高,但是现实条件下,一省、一市的环境监测力量完全不能满足现实情况变化的需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邵益生研究员指出,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城市都面临着城市水安全应急的问题,其中足够的水量、安全的水质、有效的治污尤其污染应急能力建设都值得关注。
  他说,供水已经成为制约当今中国城市发展诸多问题之一,水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居安全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动力,因此,各级政府都应当尽快加强城市水安全的应急机制和督察机制的建设。
  (记者:呼涛 顾瑞珍 经济参考报 )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松花江化冰期没有出现二次污染(2006/5/8)
 危难时刻,谁是真英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报告会后记(2006/2/23)
 国家环保总局:五方面推进松花江水污染治理(2006/2/2)
 环保专家研究商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2006/1/6)
 松花江水污染生态环境评估工作稳步推进(2005/12/20)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