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12月14日讯(记者吴修安通讯员屠艳苹)从省环保局获悉,我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将再次提高,以打造真正的“清水廊道”,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调水水质安全,保障受水区人民身体健康。
省环保局和省质监局昨日在济南召开了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专家论证会。专家组听取了标准编制工作报告和编制说明,对标准文本及相关技术资料进行了审核,认为该标准以实事求是、科学发展为原则,结合区域水环境容量和人工湿地水质净化试验研究成果,在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以优先保护水环境为前提,兼顾技术经济可行性,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区域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控制标准。
该标准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水环境质量要求,对全面实施“治、用、保”小流域治理的预期成果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推算,提出了核心保护区域、重点保护区域和一般保护区域等控制区域范围及主要水污染物的标准值,同时将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控制纳入了标准条款。
据介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确定以来,我省本着“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方针,管住企业、城市和入湖三大排污口,编制实施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污染防治总体规划》,关闭了一批污染企业,并对37条河流开展了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集中突破南四湖、东平湖和小清河流域的水环境污染治理,境内调水沿线城市将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同时加快了城镇污水管网建设,计划全部提前完成配套管网、脱氮除磷和污泥处理设施建设任务,达到国家规定的满负荷运转率。
有关专家认为,今后我省通过提高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将能够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调水水质安全,保障受水区人民身体健康,极大促进调水沿线经济、社会、环境的稳步、和谐、持续发展。
(大众网-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