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淮河水清鱼儿肥

http://www.waterchina.cn 2005/12/29 中国环境报

  河南省辖淮河流域10个出省境断面COD平均浓度下降,上个世纪90年代因“万民上书”著称的沈丘槐店大闸垂钓者络绎不绝
  淮河水清鱼儿肥
  眼下,河南进入了枯水季节,已经几个月没有降水,土地干渴。以往淮河流域的环保干部像农民一样渴求老天降雨,这样可以稀释河流,确保出境断面达标排放。现在,环保干部虽然和往年一样高度警觉,严格监管排污企业,却没有了那种在枯水季节对淮河出境断面水质恶化的担心。半月前,记者见到河南省沈丘县环保局局长刘加强,他满脸笑容地说:“现在沈丘槐店大闸,每天都有几百人钓鱼,最大的鱼有3斤多重,前阵子沈丘县渔具都脱销了。”
  沈丘槐店大闸是河南省淮河流域的出境断面,上个世纪90年代因“万民上书”而著称的,自去年开始,重现碧波荡漾的景色,沿河两岸垂钓休闲者络绎不绝,渔翁撒网、孩童戏水,昔日臭不可闻的河心岛变成了美丽公园,老年康乐中心也在此安家落户。
  近年来,河南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强化监管,严格执法,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不仅没有恶化,而且有了明显改善。
  据河南省环保局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2000~2004年,河南省淮河流域GDP由2800亿元增至4691亿元,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由5亿吨增加到7.3亿吨,而COD入河量却大幅度下降。省辖淮河流域10个出省境断面COD平均浓度由2000年的50.5mg/L下降为今年的33.5mg/L。其中,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的水质改善尤为明显。根据河南省环保局监测,沈丘槐店断面COD平均浓度已由2000年的45mg/L下降为今年的25mg/L,目前,已连续5个多月稳定在20mg/L左右。
    
  副省长签责任书督各市
  淮河流域建成19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140万吨/日
  2004年,河南省政府召开了第80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省环境保护及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要硬起手腕,采取硬措施,打一场环保工作硬仗”。今年年初,河南省副省长刘新民代表省政府和淮河流域各市政府,与其他流域各市政府都签订了环保目标责任书,确定了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环保工作。随后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了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深化工业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列出了关停企业名单,规定了关闭标准,限定了关闭、淘汰及深度治理完成的时间,确定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时间表,明确了各项任务的责任人。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2005年全省共关闭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生产线和企业788家(条),其中淮河流域涉水企业107家(条)。尽管河南属发展中省份,2003年河南省政府就决定,到2007年年底前,所有城市和县城都要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并投入使用,目前,淮河流域已建成19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已达到140万吨/日。
    
  省长主抓确定目标
  6个重点流域、5个区域成为河南省明年整治重点
  通过对重点流域、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不仅使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还带动了河南省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今年1~11月,全省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为84%,较去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各省辖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的比例为83.7%,较去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全省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平均达标率为97.8%,较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全省水环境质量达到了10年来的最好水平。
  为了安排好明年的环保工作,今年11月24日,省长李成玉主持召开省政府第118次常务会议,研究了2006年全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在继续严格执行省政府与国务院签订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同时,将6个流域和5个区域作为明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其中淮河流域涉及沙颍河、惠济河、黑河。省政府还明确要求,各省辖市也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分别确定本地区2006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目前,省政府和各省辖市确定的重点流域、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已上报政府批准实施。
    
  强化追究震慑违法
  督办13起违法案件,追究128人行政责任
  2005年,河南省各级环保部门纠正各类环境违法行为7200多起,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142起。同时,切实加大了对大案要案的处理力度,对一次严重违法超标排污的企业实施停产治理或停产整顿,处以经济处罚,并加倍征收排污费,没收非法所得;连续两次违法超标排污的,予以关闭、取缔。省环保局直接查处了30起典型违法排污案件,省环保局、省监察厅联合对13起环境违法案件实施了挂牌督办。
  加强对全各县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对目标断面水质连续两次超标的省辖市政府出示黄牌警告;对第三次超标的确定省辖市未完成当年水环境质量责任目标,暂停所有排放水污染物建设项目审批。今年,省环保局已暂停审批一个省辖市所有排放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对两个省辖市水环境质量目标出示了黄牌警告。坚持处理事与处理责任人相结合,省环保局会同监察厅制定了《关于违反环境保护规定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今年以来,因环境违法问题,各级环保和行政监察机关追究了128名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其中县处级干部7人。对环境违法者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在不同程度上扭转了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
    
  控总量 上大关小
  关闭流域内污染企业474家,否决24个重污染建设项目
  河南省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主线,按照标本兼治、“上大关小”、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扎实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加大对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力度,2003年以来,河南省关闭了所有石灰法制浆生产线、年制浆能力3.4万吨以下的草类化学制浆生产线和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下的废纸制浆造纸企业。二是深化污染治理,提高治污水平。把监督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省环保局先后制定颁布了《河南省化肥(化工)行业水污染治理技术规范》、《关于加强全省废纸制浆造纸企业水污染治理的通知》、《河南省皮革行业水污染治理技术规范》等文件,出台了河南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将草类化学制浆造纸废水的COD排放标准由450mg/L降低到350mg/L。三是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严格环保准入门槛,认真执行“环评法”,引导并支持建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新、改、扩建项目必须满足当地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目标要求,对在环境敏感区域建设的重污染项目坚决予以否决,今年以来,省环保局共否决24个重污染建设项目。
    
  政府牵头联席办公
  向全省533家重点排污企业派驻环境监管人员1292人
  河南省实行联席办公会议制度,主管环保的有关领导为召集人,对于重点环保工作由省政府牵头,省环保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席办公,制定有关政策并现场督导;实行重点监管制度,向全省533家重点排污企业派驻环境监管人员1292人,以便及时发现并制止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实行挂牌督办制度,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实施挂牌督办、限时办结;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各市每月报告一次关闭淘汰企业工作进度和省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省环保局每季度通报一次各省辖市环保目标完成情况,并向省政府报告;实行新闻发布制度,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每月向社会发布环保重要工作进展情况、环境质量状况和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每季度发布一次各省辖市环保目标责任书规定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拟实行环境责任目标与财政挂钩制度,省环保局和省财政厅制定了《河南省水环境责任目标与财政挂钩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始终将环保工作作为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来抓,省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环保工作,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多次亲临环境治理现场指导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2004年,省政府两次召开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3次召开水污染防治现场会议;今年以来,省政府已经召开了两次电视电话会议和7次环保工作现场会议,副省长刘新民率省环保局和有关厅局领导深入一线明察暗访,现场办公。
    
  结构调整促产业优化
  造纸企业由1360家减少至350家,产量由29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
  河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大多数工业企业技术装备差、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高、管理落后、污染严重。2000年,全省造纸企业达1360多家,造纸行业产值、利税分别仅占全省工业产值、利税的2.73%和2.77%,而COD排放量却占当年全省工业COD排放量的62%。为优化造纸工业结构,解决水污染突出的问题,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全省造纸工业结构调整关闭污染严重造纸企业及草类制浆生产线实施意见》。今年6月,全省造纸企业由1360家减少到350家,其中草类制浆造纸企业已由319家减少到30家;全省造纸总产量也由290万吨提高到今年的500万吨以上;污染负荷大幅度降低,流域水环境质量已明显好转。通过结构调整,也大大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为符合产业政策的新建项目腾出了环境容量,为守法经营的企业拓展了市场空间,推动了企业的依法经营和稳定达标排放。
    
  科学准确考核目标
  开展“零点行动”,建成40个跨市界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
  依法行政、依法监管是各级环保部门的法定职责。为防止企业利用节假日偷排,春节、“五一”、“十一”长假期间,河南省局都组织执法人员,赴第一线检查重点流域河流断面水质和重点排污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为保证河南省造纸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的落实,今年7月1日,省环保局开展了“零点行动”,分4组对全省重点制浆造纸企业进行突击检查。为适应环境监管和对出境水质断面监测的需要,省政府投资400万元为省环保局配备了水质和大气移动监测车,同时投资4500万元,于今年年底前建成40个跨市界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和全省环境信息网络,对各地河流出境水质进行动态监控,使责任目标的考核更加科学、准确。今年年底以前,还将建成110家省重点监控的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明年将建成省辖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从而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的全天候监控,确保企业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全面实施。
    
  8个流域列整治重点
  关闭不达标企业263家,111家企业限期治理
  为解决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河南省政府决定将包括淮河流域的洪汝河、沙颍河、郑州市新密造纸群在内的8个重点流域、区域作为2005年全省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并列入省政府重点工作。在省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省环保局会同省发改委、建设厅、水利厅、卫生厅、工商局、监察厅等有关部门制订出8个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方案中列出了停产治理、关闭取缔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设备以及重点监管企业的名单,把每个流域区域的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和工作责任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对应的市长、县长、区长、工商、电力、环保等部门负责人,实行责任追究。目前,这8个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共关闭工艺落后、污染严重及排污不达标企业263家,对111家污染企业实行了限期治理或停产治理。郑州新密市造纸企业最多时达到370余家,通过结构调整和今年的环境综合整治,目前,新密市只保留了48家废纸制浆和商品浆造纸企业,同时对所有废纸造纸企业进一步完善治污工艺,这些造纸企业全部采用“物化+生化并配套污泥机械脱水设备”处理工艺建设水污染治理设施。目前,新密市已全部完成了造纸企业的污染治理任务,今年COD浓度连续6个月保持在70mg/L以下。通过今年的综合整治,淮河流域10多年来的治理难点——小洪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已取得了大幅改善,洪河班台断面的COD浓度已连续10个月保持在30mg/L以下,洪河水质连续5个月保持在Ⅱ类或Ⅲ类水质。
   (中国环境报 记者 邵丽华)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没有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