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共获2.6亿元合同
新加坡水务公司瞄准中国市场
中国是本地大部分上市水务公司的主要市场。单在今年,这些公司总共在中国获得至少总值2亿6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合同,展望明年,随着中国政府进一步开放庞大的水市场以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分析师看好那些在中国已经建立起联络网及关系的公司。
今年以来,本地上市水务公司在中国争取到不少合同,如果以合同总值来比较,金迪生物科技(Bio-treat Technology)可说是其中一个大赢家。该公司除了完成在昆山市大型废水处理系统工程的部分兴建工程外,在香港著名房地产大亨郑裕彤的介绍下,今年也陆续在江苏省获得几项总值逾2亿万元人民币的合约。
彭博社的资料显示,金迪生物科技也是2005年以来(截至12月28日)股价增幅最大的本地水务公司,达52.9%,其次是凯发(Hyflux)集团,增幅为35.8%。
另一方面,联昌国际(CIMB-GK)的一项水务报告指出,金迪生物科技有它独特的科技及交流广阔的股东作为支柱,在“建造-经营-转移(BOT)工程”项目中相信能够取得超过16%的内部回报率(IRR),不过由于公司缺乏一位明确的发言人,致使外界对公司产生缺乏良好企业监管的印象。
相反的,换成是凯发集团,外界一般就会联想到曝光率颇高的集团总裁林爱莲,这名被形容为“水皇后”的本地企业家今年也成为第一个登上《福布斯亚洲》封面的东南亚女富豪。
中国这几年来一直为凯发集团的业绩作出显著贡献,中国业务占集团营业额的一半以上,而凯发的业务分布多个地区,过去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40%。
凯发营业额
逾半仰赖中国
在中期内,林爱莲预计中国业务至少将占集团营业额的一半,公司目前正积极开发印度市场,希望接下来三到五年内印度市场将占集团总营业额的10%到20%。
中国660个城市当中,有超过400个或三分之二缺水,110个严重缺水。中国城市去年的污水处理率达到45.7%,和2000年的33.15%比较虽然大有提高,但仍然意味着中国数亿城市居民每天制造的污水,有超过一半直接排入了流经城市的河流。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本来都是水乡,但这些地区的许多城镇却因为水污染的问题,而一样面对水不够用的烦恼。
分析师认为,虽然中国政府近年来已改变过去不愿意开放水市场的态度,但是至今仍为达到预期的污水处理率,再加上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这当中将带来的水工业项目将是本地水务公司可积极争取的。
据估计,单单是中国的污水处理市场,所需的投资就要超过5000亿人民币(约1000亿新元),加上其他和水源水供管理有关的业务,整个市场规模不下2万亿人民币。
不过,分析师认为,面对这个庞大的市场,水务公司的最大限制就是如何融资来满足营运资本及投资支出,因此接下来将在这个市场获益的将是那些有金融基础的水务公司。
联昌国际看好的水务公司包括凯发集团、金迪生物科技、新达科技(Sinomem)及联合环境技术(United Enviro- tech)。今年表现不尽理想的水务公司则是亿科水务(Eco Water)。
(联合早报 林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