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马说,津巴布韦的湿地面积为26万公顷,其中3万公顷被用于耕作。令人担忧的是,焚烧、移民、非法倾倒垃圾和非法开垦等行为正在使更多的湿地遭到破坏。其后果是生态环境受损,水资源减少。
涅马表示,为保护湿地,谋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津巴布韦政府制定了环境法。根据该法规定,严禁非法开垦湿地和在湿地内使用化肥。与此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从事养殖业,允许在湿地合理放牧。他说,许多农民已认识到湿地的价值。他们利用芦苇和草编制各种产品,获得了经济回报。
1971年,世界各国在伊朗拉姆萨尔通过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96年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