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3月2日讯)东莞污水处理规划的36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包括主体工程和配套截污主干管网工程建设,其中首批15项截污主干管工程明日正式开工,计划2007年4月1日建成。
据悉,截污主干管工程全部由政府投资和管理。去年12月,有关部门对首批15项截污主干管工程进行招标,并于今年1月完成招标工作,施工中标价合计为15.5亿元。
截污主干管直接关系到污水的收集,是确保生活污水不污染江河、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的控制性工程。由于东莞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状况较为复杂,地下水位高、淤泥层厚并伴有流沙,管网施工涉及到破路、穿越堤坝和市政管道等,施工难度较大。
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是东莞全力防治水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莞水环境污染形势越来越严峻。
这种污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居民生活污染。据统计,东莞居民包括外来工已接近1000万人,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近250万吨,至去年底,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13.2%,每天有200多万吨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二是工业废水污染。全市约有25000多家工业企业,每年排放废水2亿多吨;三是畜禽养殖业污染。据统计,每头猪的污染排放相当于7个人的生活污染排放;四是农业污染。特别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农业污染越来越严重。
针对污染的来源和构成,东莞开展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如针对工业污染问题,开展了污染源全面达标工作,达标排放率从2002年的84.5%提高到95%以上,还开展了重点污染企业整治,规划建设环保专业园,实行集中建设、集中治理;针对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开展了全面清理行动,去年共清理生猪205.7万头、家禽742.7万只,全年削减的污染物相当于1000万人口的污染物排放量。
同时,东莞还规划建设36座污水处理厂,着力解决居民生活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从2004年至2007年,将投入71亿元,分两批建设36项污水处理工程;到2020年,将投入185亿元,新建、扩建47项污水处理工程。届时,污水处理工程将成为东莞有史以来投入最大的工程。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记者谭志红 200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