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3月28日讯)市政公用事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资本结构得到了优化。各市注重把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紧密结合,把政府投入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积极运用BOT、TOT等方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多元化投资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已有9个设区市成立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在筹集城建资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唐山市近年来利用亚行、世行、日本协力基金、荷兰政府、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外贷款23亿元,建设供热、供水、燃气、污水处理、城市道路、中水回用等多项大型市政公用工程。据统计,2000年以来,设区城市完成城建投资593.4亿元,其中利用外资、企业自筹和社会融资333.9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6.3%。与此同时,全省设区市78个经营性企事业单位中,有21个完成了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占总数的27%;有16个进入改革实质操作阶段,22个正在做前期工作,分别占到总数的20.5%和28.2%。 市政公用事业价格改革稳步推进、卓有成效。省建设厅、物价局下发了《河北省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实施细则》,推行“企业成本+税费+合理利润”的城市供水价格机制,石家庄、唐山、保定、张家口等大部分设区市先后对城市供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进行调整,秦皇岛率先实行阶梯式水价。同时,各市积极推行以改革现有热费计收方式和推进计量用热为核心的供热体制改革,除张家口市外全部实现热费“暗补改明补”。同时,对城市低收入人群、离休干部、荣誉军人、伤残和残疾人员给予热费补助和减免,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2005至2006年度,居民用户热费缴费率达到90%,比上年度翻了一番。
(来源:河北日报 /记者 孙占稳200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