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水是新加坡绝处逢生的故事

http://www.waterchina.cn 2006/8/25 新加坡《联合早报》

  如果新加坡有一个故事要讲给全世界听,说明我们(指新加坡,下同)怎样凭着逆境求存的意志,艰苦奋斗,最后绝处逢生,而求生方法也赢得世人的敬重,这必定是个有关“水”的故事。

  我们这个热带岛国雨水并不缺乏,然而国土面积只有700平方公里,没有足够的陆地可以储水。长久以来,除了岛上的蓄水池之外,新加坡须从马来西亚柔佛州购买生水。但为确保2061年条约满期后的生水供应,新马两国也展开了冗长而繁琐的交易谈判。

  三年前,新加坡利用从本身收集的废水,进行再循环,产生了第三种水源:新生水。去年9月,第一座海水淡化厂投入运作。海水淡化的加入,让我国拥有“四个水龙头”。今天,新加坡不但自己有了稳定的水供,水务管理制度也为沙地阿拉伯、文莱、印尼、中国、越南和印度等国所借鉴。

  这是真人真事,也是由衷之言,但却不适宜用来自我宣传。当前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新加坡二十年来的这个“励志篇”,将被联合国列入今年的《人口发展报告》中,作为全球参照的一个楷模。“讲故事”的是一个中立而有权威性的环球机构,当然具有说服力。

  负责发表调查报告的,是世界水资源权威毕斯瓦教授。毕斯瓦现年67岁,是出生在印度的加拿大公民。事有凑巧,基于教授二十多年来的研究与贡献,今天他将在瑞典受颁相等于水务界诺贝尔奖的“斯德哥尔摩水奖”。

  毕斯瓦曾为18个政府担任水资源高级咨询顾问,但新加坡并未包括在内。今年联合国《人口发展报告》首次将焦点放在水务管理上,负责督导其事的毕斯瓦起先也没想到新加坡。然而,当他比较了西欧和北美几个城市的模式而发现都没有独特之处时,便有人把新加坡的例子介绍给他。

  教授接受本报越洋访问时说,新加坡每年的“水量流失”只有5%,流失率是全球最底。调查结果让他认为:“毫无疑问的,新加坡的公用事业局肯定是目前全球领先的水务机构之一。”

  毕斯瓦是墨西哥“第三世界水管理中心”会长,由该中心发表的《新加坡水务管理》报告,共16页。其中说明,新加坡解决水供首先要靠尖端科技的钻研,公用事业局的研发中心目前有50名专家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但报告也语重心长地指出,水务管理的效率,必须来自经济体内每一个部门有效的配合,也要靠足够的政治决心去执行完成。报告说,新加坡水务管理的成功,第一是照顾到供求之间的平衡,再而是质与量的平衡。水费制订要公平,政府只津贴有必要接受援助的低收入家庭,确保公共福利不致被滥用。

  令这批国际研究人员印象深刻的是,新加坡百分之百的人口都得到自来水供;而根据2004年的数据显示,99%的每月水单都已清还。这说明,一个城市如果要水供源源,法制也须要彰显。

  水,是生命的源泉。回顾前尘,新加坡的“水”故事是一条艰辛的道路。这里的居民由天旱便制水、人人排队用胶桶盛水、大喊楼下关水喉的日子,到目前的甘泉涌涌,的确是要靠众志成城的。尖端科学家当然功不可没,但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没有市民的奉公守法,没有全民珍惜资源、节省用水的意识,这个故事便写不成。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没有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