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是中国城市化最快的几年,也是工业化推进最迅猛的几年。在这一特殊历史阶段,如何应对随之增长的水资源需求和水污染,正日益引起海内外的关注。
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坦承,现在,中国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目前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48%的城市污水没经过处理就直接进行排放。“十一五”中国必须快速提高污水处理能力,预计要增加20%的污水处理能力。这势必将开启水务市场投资新的高峰期。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需要全世界来参与。”仇保兴强调。日前,带着参与中国水务建设这一话题,全球最大水务公司之一的苏伊士环境的CEO舒赛德,在位于法国巴黎的总部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在全球向超过8000万人提供饮用水
东方早报: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苏伊士环境的一些情况么?
舒赛德:苏伊士环境是苏伊士集团在环保环境这部分的分支集团,它的主要业务是能源和环境。苏伊士集团2005年的营业额是420亿欧元,苏伊士环境的营业额占苏伊士集团总营业额的25%,也就是110亿欧元。我们的业务主要有两大领域:水务和垃圾处理。
苏伊士集团雇员总人数为16万人,苏伊士环境是7万人。我们涉足中国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分支公司就是得利满,至今,得利满工程设计公司在中国已经有160多个项目,如:水站水厂的设计处理等等。可以说中国城市人口里有20%的人口都享受到了由得利满设计的水厂所处理的水。我们的第二大主要业务就是水的输送,我们在1985年就已与香港的一家公司在中国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当时这个企业是为澳门提供水务和电力方面的服务。随后我们又把我们的业务扩展到了大陆,目前我们在中国已经有18个合资企业,其中包括那家香港公司。过后我会谈到在哪些城市有我们的业务涉足,现在我们也涉足垃圾处理这个行业,我们在上海也有了第一座焚烧炉,用于焚烧一些特殊的工业垃圾。
东方早报:法国总统希拉克表示全世界超过10亿人口没有安全饮用水的来源,并且水污染是贫困国家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苏伊士对于解决水资源问题有何见解呢?作为一家企业,苏伊士能够做什么呢?
舒赛德:2000年9月,189个联合国成员国一致通过了千禧年宣言,各成员国承诺要让全世界没有安全饮用水来源和缺乏基本卫生服务的人口比率降低一半。为了实现千禧年发展目标,全世界与之相关的每一个组织、公司、协会和机构要一起动员和联合它们所有的力量来面对这个巨大的挑战。
集团所经营的业务将我们置于这个联合体的第一线,向人们提供水和卫生设施。目前,苏伊士环境向全世界超过8000万人口提供饮用水,同时向4400万人口提供卫生设施。在过去的12年里,苏伊士环境集团给近1000万新兴国家居民提供饮用水,并将450万人纳入卫生网络。我们的团队每天都在为实现千禧年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通过与当地政府机构的合作,集团努力建立了一个合理收费的机制,以便让绝大多数人都负担得起。2004年,联合国发展署和国际商会仲裁院对本集团予以的嘉奖正是对这些努力的肯定。在世界范围内,与苏伊士环境集团合作的团体正在达成甚至超越水资源的千禧年目标。
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角色
东方早报:每个公司的水可能是不同的,但这背后可能包含着不同的企业文化。苏伊士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呢?
舒赛德:苏伊士是由几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集团合并、综合、演变而来的,最初有苏伊士本身的企业文化,还有历史上很有名的集团叫里昂水务,里昂水务跟苏伊士合并后,集团里也有了里昂水务原有的企业文化,还有一个是比利时的一家电力公司,是苏伊士在1990年购并的,有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另外还有一家公司叫Electrabel,它是比利时最大的电力公司,那么可以说苏伊士的企业文化是由这几家历史上都是有着悠久传统的企业的文化的合并。这四个企业文化汇总的结果就带来了新的苏伊士企业文化,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有这种创业的愿望,第二有为人、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愿望,第三个就是正确地、完好地把握风险。
东方早报:最早的时候,苏伊士环境是以水务为主来发展的,后来发展成为一家环境、环保方面的公司,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苏伊士公司意识到环境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然后从事环保方面业务的?
舒赛德: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可以说确实是这样,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供水公司、单纯的水务供水公司变成我们认为的一个在环境领域应当扮演一个角色的工业企业,这个转变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慢的进程,可以说在前十年内我们才真正开始意识到我们不能单纯地做一个简单的供水公司,而是应该负担起环境保护这个角色。应该说,伴随着这个意识,我们的行业定义也出现了一定的演变和发展,这些演变都是从十年前开始的,尤其是在前五年,这个演变发展得非常快。
中国的环保意识正在迅速提升
东方早报:中国政府非常关注可持续发展这一话题,苏伊士集团怎么看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舒赛德:和很多的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现在已经开始意识到经济发展的限制之一就是环境保护。如果不去把握经济发展对环境所带来的后果的话,就不会有很好的、持续的经济发展。不久前我曾经招待了中国的水利部部长,部长也在晚宴上做了一个发言,那是一个很有现代意识的一个发言。他也说到了中国非常有必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去把握环境保护的问题,他说到了燃煤电站对环境带来的一些制约,也说到中国要发展核电站还有水利电站等对环境影响不是很大的电站。我们由此发现,中国的环境保护意识正在迅速提升。
我们也了解到了中国关于供水和污水处理的计划,这都是一些很有雄心抱负的计划,比如说到2020年、2025年的时候,让饮用水的供水要到达每一户居民,到2012年、2015年的时候一半的污水都要得到处理。
东方早报:苏伊士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听说已经有30多年了,您对中国市场的变化有什么想法?
舒赛德:我们在中国开展业务就像中国一样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们30年前了解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可以说共同点不是很多了,30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感到非常的惊异,是欣赏的惊异,不但是基础设施上的一些巨大的变化,也是在人的思维方式上的现代化的发展。我们刚刚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仅仅是提供设备和图纸来进行水厂的建设。随后我们就跟政府成立合资企业,就是各自持股50%这样的。还有一些小的BOT项目,这个BOT项目就是我们出资建水厂,由我们运营15年到20年,到最后就把这个水厂交给跟我们签署合同的市政府,当时都是很小的BOT项目,也就是几千万欧元这么大的小项目。然而到现在我们已经跟市政府签署特许权项目,比如重庆市政府就把水的特权管理项目交给我们,也就是说我们从单纯的供应项目到全套水系列的全套管理,包括水的供应,还有商务方面的管理以及技术方面的管理等等,这就是说我们可以为整个城市提供无论在水的数量上、水的质量上,还有服务质量上都能够令他们满意的全套服务。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年代我们要把这种模式更加完善化、规范化,以及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在特许经营权拥有人、颁发特许权的市政府以及主管部门之间进行更稳定和完善的长期合作。我们也以非常关注的心态来看待这一方面的演变发展,以及期待跟更多的主管部门开展更多的洽谈,因为我们觉得这种运营方式也会进一步带动中国在环境方面、环保方面的发展。
遵循平稳化的“游戏规则”
东方早报:苏伊士把亚太总部搬到上海是什么样的考虑?
舒赛德:原因很简单,我们现在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已经慢慢转到上海了,上海地区的业务发展非常快。第二个原因是在上海地区发展的机遇要比别的地方更多,希望离这个机遇更近,以便能够做出更快速的反应,这是驱使我们把总部搬到上海的原因。
东方早报:苏伊士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有什么期待?
舒赛德:这个问题很难给出具体答案。我认为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游戏规则”的平稳化,就是说长期的平稳化。因为我们的项目都是为期15年、20年的,游戏规则应该是长期以来变化不大的。我把这个解释一下,平稳化也包括跟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因为我们认为双方之间的交往还有关系会随着时间而递加、更加完好。这是我们在中国发展的政策的关键因素。
东方早报:苏伊士与竞争对手相比,有什么优势呢?
舒赛德:我们也知道我们有很多竞争对手。我们首先非常尊重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是一些大的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上只有两个环境公司是来自欧洲的,一个是威利雅,一个是我们。因为泰晤士目前正在退出中国市场。我们现在在中国的竞争对手有威利雅,还有中国正在兴起的竞争对手。在中国这样的快速发展的市场背景下,竞争对手存在是很正常的,既有当地的竞争对手,又有来自外地的竞争对手,而且无论哪一个公司,不会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以他自己的技术和经验,能够在中国这样的大市场里面将所面临的水务处理独自完成,所以竞争对手的存在是必要的。
最后我想说一些个人的看法。我像许多经常去中国的人一样,虽然经常去,但是每次都对中国快速的变化感到非常吃惊。使我最吃惊的还是我遇到的中国人思维的现代化。所以说我对中国人的思维意识快速发展变化是非常非常吃惊,因为思维意识方式的演变是最慢的。所以对此表示祝贺,希望中国能继续以这样的方式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