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10月20日A13版刊发《11岁小学生写作文呼吁节水》一事后,引起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关注。昨日上午,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派专人为唐亚文送去学习用品,并邀请小亚文做他们的“供水义务监督员”,这也是该公司聘请义务监督员以来,全市监督员中最小的一位。
进展:登门送文具表示感谢
昨日(22日)上午9时,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供水发展部主任杨葳、客户中心主任陈惠熙,带着书包、笔记本等学习用品来到唐亚文所在的园田小区,同时,郑州市同城5家媒体也闻讯而来。见到唐亚文,杨葳上前握住小亚文的手。“这些笔记本、文具盒、书包等学习用品作为你对自来水总公司工作的监督、批评表示感谢,欢迎你继续监督自来水公司的工作。”
“这是我应该做的……”小亚文面对媒体“长枪短炮”兴奋地说。
刚接过学习用品,小亚文又从杨葳手中接来“供水义务监督员”荣誉证书。杨葳说,自该公司聘请义务监督员以来,小亚文是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聘请的年龄最小的一位。
该公司客户中心主任陈惠熙说:“按照《郑州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规定,注册水表以上部分的公共管网应由自来水公司负责维修维护,注册水表以下部分由用户负责。经我们勘察,白庙社区的漏水属小区内部,应由小区负责维修。考虑到小亚文关心城市供水、节水这种意识,特聘请小亚文当我们的供水义务监督员。”
调查:漏水地点用的是“免费水”
该公司供水发展部主任杨葳说,由于历史原因,初建白庙水厂时占用了白庙村的土地,村里就一直用着“免费水”,当初仅仅是村民用,现在租房户、村里的商店、饭店、工厂等用的全是“免费水”。更有甚者,一些村民还向租赁户收水费。
杨葳说,目前郑州市共有117个都市村庄,除部分饮用井水的村外,70%~80%的都市村庄都是无表用水。例如郑州市水厂所建地的宋庄、柿园两个村庄,每月用水量都在10万吨左右,都属“免费水”,这些“特殊村”成为自来水公司的包袱。
“年底前,我们将在郑州市全面进行供水整顿,同时加强管网改造步伐,逐步解决‘免费水’、‘特权水’等现象。”杨葳说。
杨葳表示,如果市民发现供水设施受到破坏,可第一时间拨打供水热线67680000。经确认后,自来水总公司将给予50元~100元的奖励。
唐亚文父亲:孩子在家就有节水意识
小亚文的父亲唐青松说,孩子这次“冲动”不是父母教出来的。平时在家,小亚文就注重节水,经常建议把洗衣、洗菜、洗脸等用后的水留着冲厕、洗拖把等。没想到她见到工地拆迁过程中,自来水浪费无人过问,有感而发,写成这篇作文后,也没和家人商量,主动给《河南商报》记者打电话。
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宣传处贺处长说,“如果小亚文从小没节约用水的观念,也不会‘一时冲动’关注浪费水资源之事,这是创建和谐社会难得的‘和谐之音’,我们应该给予关注和宣传。愿社会各界人士都像小亚文那样,处处关心支持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节约及合理使用每一滴水。” (感谢李先生提供线索, 本报热线电话0371—65582345)
附文:
水
郑州市文化路一小五(7)班唐亚文
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不要让母亲河再次伤心,因此我们要珍惜水资源。
今天放学后,我看到路旁一根水管里的清水在肆意地流淌着,过往路人,没有一个人过问,白花花的水流进下水道,让我觉得很心痛,难道人们不知道水的重要性?
假如我们每个人每小时浪费一克水,那么一天也就是浪费24克水,10天也就是240克水,可是一年就是8640克!(要是每个郑州居民都这样,浪费的水更不得了。)
仅仅从一天看来,24克水也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数字,可是,如果每人一年浪费掉8640克水,而这些水得到充分利用的话,能拯救多少贫困山区吃水困难的孩子啊!
难道非要等到母亲河干涸时,我们才知道水的宝贵吗?那就太晚了,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做起,珍惜水资源,不要浪费。(平时)可以把洗衣服用后的水洗拖把,把洗澡后的水来冲厕所……
现在大家知道了水给人们带来多大帮助,没有水危害有多大了吧?因此,从现在起珍惜每一滴,不要随便浪费它们。爱护水资源,其实就是在挽救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本报记者胡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