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厦门市将力争新建、扩建9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每日36万吨,使厦门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每日108万吨,全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80%。
新建4座污水处理厂
昨天上午,福建省召开全省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厦门市将在2010年前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有4座,分别是:新建航空城片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万吨),西柯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6万吨),新圩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5万吨),内厝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5万吨)。
同时,还有5座现有的污水处理厂也将在2010年前完成扩建,其中,石渭头污水处理厂扩建至日处理能力20万吨,翔安污水处理厂扩建至日处理能力8万吨,集美污水处理厂扩建至日处理能力9万吨,同安污水处理厂扩建至日处理能力10万吨。
此外,将对石渭头、海沧污水处理厂进行达标改造,使得尾水排放满足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在此期间,还将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的综合利用,新建海沧污泥再利用工程,年生产成品肥每日9.5万吨。
日供水能力达130万吨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厦门市还将完善供水设施建设,提高民生保障能力。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子鹭说,要力争“十一五”期间厦门市新增制水能力每日26万吨,全市供水能力每日达130万吨。
为达到这一目标,厦门市将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快供水设施建设,重点将加快莲花水库前期工作,推进东部供水工程和翔安隧道供水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海沧水厂、翔安水厂,扩建梅山水厂、天马山水厂等水厂。
朱子鹭还说,在“十一五”期间,政府将全面整合厦门水资源设施,适时并购厦门其他规模小、工艺落后、效益差的乡镇自来水厂等,充分提升厦门水务产业化水平和水务服务能力。
九成五垃圾无害化处理
“十一五”期间,厦门市还将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三个垃圾处理基地。朱子鹭说,“十一五”期间,我市要基本建成厦门本岛后坑、东部翔安和西部海沧三个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形成一个生活垃圾有机处理、资源再生利用的现代化垃圾处理系统。
朱子鹭说,要确保东孚垃圾填埋场2008年封场后,全市生活垃圾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确保2010年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95%。
(上海供排水项目网陆僶睿编辑,2007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