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太”是水利部贯彻温家宝总理 “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指示精神的一项举措,旨在通过利用已建水利工程体系将长江水引入太湖及河网,再通过太浦闸等环湖口门向太湖周边及下游地区供水,以增供流域水量,加快水体流动,增加水体自净能力,提高水体承载能力,改善流域水环境。
近年来,太湖局联合两省一市水利部门多次通过应急调水引长江水入太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2002年开始结合太湖流域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加大了引水力度。监测资料表明,引水后环湖出入湖水量和近十年相比明显增大,同时周围河网水体流速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通过水体的稀释和自净能力提高,引水期间太湖湖体,望虞河、太浦河干流沿线及两岸水体水质有明显好转,太湖、黄浦江上游重要供水水源地水质有所改善。同时,由于水资源总量的增加,河网水位的抬高,为流域带来了巨大的抗旱供水和航运效益。
“引江济太”调水工作实施以来,太湖局和流域各省(市)水利部门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扎实工作,调水受益区的广大群众对流域开展的“引江济太”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引江济太调水工作得到了流域各级政府及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对改善河网及太湖水环境效果明显。
本次调水工作是由于2003年入汛以来,太湖流域降雨量较少,7~9月又持续高温,6月26日,太湖水位降至2.87米,部分湖区蓝藻爆发,太湖周边用水出现困难。从8月份开始,太湖局会同两省一市开展了引江济太应急水资源调度工作。为确保引水水量和入湖水质安全,太湖局在调研的基础上及时研究调水方案,并多次召开会议,布置调水沿线水量水质监测工作和工程运行情况巡查。调水沿线各水利部门及时做好准备工作,确定了具体的工程管理和量质监测方案,提前进入备战状态。由于太湖局和两省一市水利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同期调引长江水和入湖水量均超过去年,保证了流域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需求,促进了流域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取得抗旱工作的重大胜利!
来源:太湖流域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