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10月31日讯)在今年的水环境治理中,我市计划完成13个区(市)县21条河流的小流域治理和5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年关”将近,治理工程进展如何?昨天,由市政府聘请的“水环境治理特邀监督员”进行了视察。在现场走访部分点位后,监督员们高兴地说:“水环境治理很见成效!我们十分满意!”
现场察看
施工建设如火如荼
督查组昨天视察的重点是21条小流域治理工程措施进展、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进情况。冒着连绵小雨,督查人员来到郫县境内的安家河、毗河、柏条河,察看位于三条河上游的污水处理设施。
每到一处污水处理设施工地,都可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紧建设,部分处理设施已经雏形初现。而这些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用后的效果,更是让监督员们兴奋不已:安家河末端污水处理站计划于年底前试运行,建成后,每年可减少255万吨污水排入东风渠;团结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已完成72%,配套管网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通水,日处理污水可达7000吨;三道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已完成63%,也是于年底通水,日处理污水3000吨……
监督员感受
水质越来越好
据了解,郫县将城镇区域居民用水全部收集处理,乡镇污水处理厂的收集率和处理率今年将达到60%;而且,为了保证生活污水不入河,污水收集率500人以上集中居住区都建有微型处理设施。
“现在的水质确实比以前好得多了!”监督员冷玉祥深有感触。他说,担任监督员两年来,他每月都要到自己“承包”的河流附近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交相关部门,他深切地感受到水质一天比一天好;今年的治理工作开展得更加实在,很多污水处理设施的开建让这些乡镇河流的水质一天一个变化,水环境治理工程真正打在了点子上。
治理进展
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记者从市水务局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我市今年的水环境治理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同步推进。其中,小流域治理采取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到目前为止,非工程措施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工程措施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截污堰河管道截污建设、生态修复,并已经全部启动。受地震影响,今年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由年初的50座调整为40座,其中,委托建设的25座污水处理厂均已开工建设,自主建设的15座污水处理厂中有10座已开建、3座预计将于近期开工、2座已完成前期工作。
据监测,2008年上半年,我市Ⅰ—Ⅲ水质断面增加了6个,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有4个月达到了五类水质的标准,氨氮削减率达50%。而去年全年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也仅有3个月达到了五类水质的标准。与去年同期相比,岷江水质基本稳定,沱江水质有所改善。
(来源:成都日报,作者:记者 王眉灵,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8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