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河北为啥为水愁

http://www.waterchina.cn 2003/10/15 12:35:00
河北省丰宁县因土地沙化而被吞没的民房

沿八百里太行山东麓,从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直到塞北,华北大平原上十河九干,有水的也是污水,就这里的大多数河流而言,其实早已有河无流,演化为漫漫“沙龙”。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在常年忍受着缺水的折磨。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水的污染,成了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绕不过的坎,隐不去的痛。

有资料显示,河北水资源的人均年拥有量只有600多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城市集中,人口稠密,更兼拱卫北京和天津两个特大城市,使原本就有限的水资源越发显得稀缺和金贵。

水越来越少

8月中旬的围场县,林木葱郁,草场丰美。连续四年大旱之后,今年较为丰沛的降雨给山峦和谷地平添了几分秀色、几多生机。不过,小滦河的水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在这个季节,这条滦河上游的支流几年前水还齐腰深,现在却连膝盖也没不过。在这块京津的水源地上,缺水日益成为迫切的现实问题,甚至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四年干旱期内大批树木旱死,干枯的树干点缀于密林中,昭示着死亡的恐怖。

相对于河北中部和南部的海河流域而言,北部的滦河流域植被好、蒸发量低,因此水量更为丰沛。然而,随着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无节制的激增,水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流经承德市区的武烈河原本是一条“害河”,汛期水流势若奔马,如今却有干涸之虞,只能靠几道橡胶坝拦住半河污水保持“体面”了。另一条流经承德市区的河流就是滦河,郊区的农民习惯于在两岸提水种稻,经这样一分流,市区往下的滦河就瘦成了一条“细带”,而“细带”的另一端就是担当“引滦入津”重任的潘家口水库。

滦河上游都缺水,下方的潘家口水库日子当然好不到哪去,最危机的2000年,修水库时淹没的喜峰口长城都一度露出水面。那一年,滦河水指望不上,国家只好花巨资从山东引黄河水,以解天津燃眉之急。

水越来越缺

河北中部和南部的海河流域,水的情形就更糟了。不过,缺水是现实,而非历史。

正定县城与省会石家庄市区隔河相望,河名滹沱,是海河五大支流之一子牙河的上游。正定古称常山、真定,在隋唐时期就已设府置州,城南的滹沱河,河床宽阔,水量丰沛,在它的滋润下,直到建国初期,正定城内仍享有泉水之盛,多眼甘泉相拥古巷,与古寺、古塔一道,构成了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乡下也因了滹沱河水的滋润而多了几分灵秀,一度是华北有名的鱼米之乡,紧邻河边的曲阳桥乡泉水尤盛,农民世代以种稻、捕鱼为业,所产稻米曾与天津小站米齐名。

但这一切都随着滹沱河的长年断流而终结了————1975年,东出太行后的滹沱河第一次全年断流;从1979年开始,这条大河彻底断流至今。除了1988年和1996年汛期水库短暂放水外,除了沿岸各市、县倾泻的污水外,滹沱河平原段已经“多年不知水滋味”。失去了河水的滋润,正定城内的泉水完全枯竭了,居民对于泉、对于水的记忆也变得遥远而淡漠。失去了河水的涵养,正定乡下的泉眼都成了黑窟窿,再也涌不出哪怕一滴水,稻田的面积一年少似一年,到1989年,最后一块稻田也变成了麦地。如今,农民浇地用的机井要打到十几米才出水,而且每年都要往下深挖。

北岸的古城“全身脱水”,南岸的新兴城市石家庄亦是如此。在建国初,石家庄的地下水平均埋深不过两三米。然而,滹沱河的长年断流使地下水得不到正常补给,加上连续多年超量开采,围绕市区形成了一个面积4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大漏斗,地下水埋深下降到四五十米,基本上无水可采,省市两级政府只得投入数以亿元计巨资铺设管道,从几十公里外的上游水库引水入市,供市民饮用。

城市缺水不足为怪,河北省的每个区市都要殚精竭虑来解决吃水难题。更让人担忧的是湖泊也严重缺水,华北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就深受缺水困扰,几乎每年都有“干淀”之虞。上个世纪初,白洋淀水面达360多平方公里,水深五六米,从天津港乘小火轮可直抵淀区的白沟镇;建国以后,淀区的渔民也还能驾船入渤海捕鱼。那时,直接入淀的8条河流条条有水,充足的水源确保了良好的生态,使白洋淀有了“华北名珠”之称。可是,自从河流上游修起了水库,人口增加和工农业发展几乎用光了原本应该入淀的水,白洋淀就不得不面对“干淀”的威胁。上个世纪70年代末,白洋淀首次“干淀”;1984年汛后至1988年汛前,白洋淀更是连续三年彻底“干淀”,水没了,渔民们只好在淀内修筑堤埝,围垦造田,给淀区的生态造成巨大破坏。1989年至今,白洋淀每年都要从上游水库买水维持生态和旅游,即使如此,水面也只能维持在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不足1.5米,始终徘徊在“干淀”的边缘。

严重缺水不仅给海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而且还会产生地质灾害。河北省沧州市地临渤海,多年没有上游河道来水补充,浅层地下水几乎被抽干了,随之而来的是海水倒灌,浅层地下水全部变成了苦咸水,不能饮用,也不能灌溉农田和用于工业生产;此外还导致地面沉降,使不少地方地面出现裂缝和错位。

水越来越脏

除了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另一个心头之患就是触目惊心的水污染。河北省环保局今年6月份公布的2002年全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相对于2001年,全省水体污染程度在加重,尤其是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染持续加剧,省内七大水系中,只有大清河水系和滦河水系水质较好,其余五大水系污染都很重,湖库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

保定市境内的王快水库地处白洋淀上游,设计库容13.9亿立方米,是河北省的第二大水库。去年底,水利部和河北省政府决定对王快水库大坝进行除险加固,计划今年1月至3月放干存水。得知王快清库的消息,来自河北、山东和浙江的渔民提前一个多月就聚集到水库周围安营扎寨,他们二三十人组成一队,购置渔具,租用货车,准备下网捕捞,大赚一把。渔民们的乐观是有道理的,因为王快水库上一次清库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二十多年时间应该能积下数量可观的大鱼;此次清库前,水库还有3万多亩水面,最深处40多米,按每亩水面产鱼30斤计算,少说也得有百万斤鱼。

然而,放水清库的结果却让所有的渔民大跌眼镜,捞上来的鱼七八斤重的就算大鱼,十几斤重的都少见,即使小鱼也不多,实际的捕捞量还不及估算的10%。到3月底,来自各地的渔民们伤心离去,搭进去几个月工夫,不但没挣到大钱,结伙来的还得赔上几万元。几十斤、上百斤重的也有,但不是活鱼,而是散躺在水底淤泥中的一堆堆骨架!

造成“鱼荒”的罪魁祸首,就是网箱养鱼产生的严重污染。清库前,王快水库网箱养鱼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总数达3万箱以上,而每养一箱鱼就有约7000至8000斤鱼饲料沉入库底,这么多有机物在氧化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水库下层氧气稀少,稍大一点的鱼根本无法生存。水放干后,工作人员发现库底的黑泥有半米多厚,恶臭扑鼻,足见污染之重。无节制的网箱养鱼使王快水库清库前的水质恶化为四类至五类,这样的水质,别说野生鱼类,就是网箱鱼能活下来都是幸运————2002年,这座水库的网箱养鱼大量死亡,总数约15万斤。

网箱养鱼还只是水库水体众多染污源中的一个,上游的农业化肥、农药污染、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往往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汇入水库,也使河北省的各大水库水质面临日趋恶化的险境。省会石家庄市的地下水基本采光后,被迫主要使用地表水源。开始时自来水厂的取水口设在距市区25公里远的黄壁庄水库,铺设管道的投资已然不菲,没几年,上游数量众多的工厂所排放的废水就令黄壁庄水库的水质迅速恶化为四类至五类,丧失了使用功能,石家庄市只好再投巨资,把水厂的取水口上移至几十公里以外的岗南水库。但岗南水库的水质同样存在着隐患,从库水入水厂的水质测量数据看,目前挥发性、半挥发性物质增加,说明水体富氧化物增加,此外还有藻类偏高和周期性锰超标。

水库大多修建在山区,处于河流上游,毕竟常年有地表径流,对污染物还拥有较强的净化能力。而在水库以下,那些常年干涸的河道,两岸人口稠密,工业集中,污染更是触目惊心。滏阳河发源于邯郸市峰峰矿区,源头以下不过数十公里,流经邯郸市区时,已成了名副其实的排污沟,尽管两岸是按公园标准建设的,但呛鼻的臭味却大煞风景。邯郸以下,滏阳河还流经邢台、衡水两市,一路汇集污水,在沧州市的献县与滹沱河会合后称子牙河。滹沱河自西来,滏阳河自西南来,两条大河上游地区现有重污染企业170多家,每年向献县境内排放近2亿吨污水,经常造成作物减产、畜禽死亡、鱼塘受害等恶性污染事件。更可怕的是,高浓度的污水渗入地下,导致河流两岸地下水受到大面积污染,许多浅机井和真空井被迫抛弃,农作物和饮用水里积聚的有害物质,给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据环保部门监测,滹沱河与滏阳河的水污染程度不是在降低,而是逐年增加。

水越来越贵

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的污染,引起了河北省上下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在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加以克服和改善。

水不够用,节水就至关重要。据统计,河北省年用水量为229亿立方米,远远超出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年缺水量近70亿立方米。但同时用水浪费情况却十分严重,11个城市人均日用水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省政府批准出台了《河北省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实施细则》,确定对城市用水将实行定额用水和阶梯水价,水价级差按1∶2∶10执行。细则规定,河北省城市居民基本水量定为人均每月3立方米,这是第一级水量;第二级水量为大于3立方米小于或等于4立方米;第三级水量为超过4立方米以上部分。与之相应,阶梯水价也分成三级,第一级水量的水价维持现有水价不变,此为基本水价;第二级水量的水价按基本水价的2倍计算;第三级水量的水价按基本水价的10倍计算。对于城市非居民用水,按照基本水量的20%以内和以上界定水价梯级。特种行业用水,原则上实行第三阶梯水价。阶梯水价方案的出台,明确了水的商品特性,意味着超额用水的人要花大价钱,目的是以经济杠杆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农业用水占河北全省用水量的七成左右,发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省政府规定,农业用水原则上也必须开征水资源费,也要体现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同时,省、市、县三级财政每年都要拿出可观的资金,支持发展节水灌溉,还与国家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开发和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目前,全省节水灌溉面积占到水浇地总面积的约30%,这个比例还在逐年提高。最新的发展趋势是大力推广微灌,可比大水漫灌节水70%,而且投资远低于昂贵的滴灌,石家庄市已有1万多亩耕地采用了微灌,今年全省将拿出300万亩进行微灌试点。

一方面要尽力做到少用水,另一方面则要尽力少排污水。今年,省环保局提出了全省五年环保目标,要求50%的国控、省控水质监测断面达到地面水水质四类标准。为此,必须切实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省里将在电力、冶金、制药、石化、氯碱、水泥、造纸、啤酒8个行业及石家庄、唐山、邯郸3个市先行启动清洁生产,在重点企业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同时加大关闭和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21类重污染小企业的力度。

对于地表饮用水源,各市相继出台地方法规加强保护。与王快水库相距不远的西大洋水库是保定市的水源地,同样也深受网箱养鱼泛滥之害,最高时数量达到了2万箱。前不久,保定市政府痛下决心,坚决取缔了所有的网箱养鱼,扶持当地群众发展畜牧养殖取代养鱼和捕鱼,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观。

《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郝卫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河北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成为新的“排污源”(2004/7/26)
 河北年内将实现水资源统管(2004/6/22 12:13:00)
 河北省城市生活利用咸水工程试验成功(2004/6/3 11:22:00)
 河北地下水超采形成7个大漏斗 面积4.4万平方公里(2004/5/24 13:00:00)
 河北要将水环境恢复到50年前水平(2004/5/18 9:37:00)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