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10月19日讯)省政府要求临汾市7县市区限期各建一个并完成调试,目前仅襄汾的能达标
近年,临汾市严把环评准入关,大力整治扬尘污染和尾气污染,并严格取缔、淘汰、关停、治理工业污染企业,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遗憾的是,10月12日到16日,三晋环保行记者团在走访了该市7个县(市、区)的污水处理厂后发现,除襄汾县污水处理厂建成并能够达标运行外,其余6个污水厂建设均进展缓慢,年内,水污染物减排目标能否如期完成堪忧。
省政府在今年和临汾市签订的环保目标责任书中明确要求,尧都区、霍州市、洪洞县、翼城县、曲沃县、汾西县、襄汾县等县市的污水处理厂要在2009年8月底前建成,9月底前完成调试,出水水质达标。但这一目标,显然没有达到。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制约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呢?记者了解到,资金不到位是导致临汾各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咱这里加上投资下来是5000万,目前到位资金只有1500万,而这些钱基本全部投到了管网建设上,至于污水厂的建设资金目前还没有着落。”在翼城县污水处理厂采访时,负责人这样介绍。
另外,据临汾市环保局污控科副科长张铁刚介绍,由于污水处理厂建设需要多个部门的审批,层层手续拖延了时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设进度。“除去资金不到位和手续复杂等客观原因,还有一些管理不到位的因素致使许多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张铁刚说。以汾西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氮、磷等指数不能达标排放,加氯消毒设施也没有投入使用;污水厂设计中的绿化工程并没有按要求实施;更为严重的是,配套的城市污水收集管网没有全部配套,部分城市污水只能沿天然河沟输送、积蓄,经过水泵进入污水厂,这样既造成了沿途的生态破坏和地下水的污染,也使得污水处理厂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对此,在结束采访时,临汾市相关领导当即表示,他们将立即组织召开会议,对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进行部署,争取在最快时间内完成建设、投入运行。
■各地建设情况
临汾市第二污水处理厂 (位于尧都区):主体工程尚未完工;
霍州市污水处理厂:虽然主体工程已大部分建成,但部分运行设备还没安装,电气及控制设备也没有到位,污泥驯化及培养更无从谈起;
襄汾县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并达标运行;
洪洞县污水处理厂:虽然已进入污泥培养阶段,但配套的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及污水厂附属设施的安装调试工作仍没有完成;
翼城县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配套城市管网已经铺设,但相关运行设备还没有安装,污泥的驯化及培养工作也没有进行;
曲沃县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驯化培养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
汾西县污水处理厂:已准备竣工验收,但许多配套工作没有到位。
(来源:山西晚报,作者:薛琳,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9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