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马栅镇位于干旱梁峁山区,这里气候多变,十年九旱,有的地方年平均降雨量仅为390毫米,蒸发量却是降雨量的7倍。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及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是当地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一扶再扶的贫困户在恶劣的自然状况下返贫,许多农民一年中吃到的新鲜蔬菜只是秋季大量倾销的大白菜。刘金女的丈夫过去因为家里老婆孩子吃不上水不敢远走外地打工,每次挑水要花上一天的工夫,到10里之外的深沟去担,常常顾不上种田,一家的年平均收入只能达到400元左右。修好水窖两年之后,刘金女一家和周围的村民一样,日子越过越好,在农忙时不仅解决了自家的吃水问题,周围的缺水户偶尔也能来这儿担水吃。
“大地之爱·母亲水窖”活动是一项帮助西部贫困妇女改善生存发展环境的工程,目前已列入了中国扶贫开发白皮书。该项目实施三年多来,共建水窖8万余眼、小型供水工程1000多处。到目前为止,已解决近80万贫困地区的妇女儿童的饮用水困难,从而使母亲们有更多的精力操持家务,孩子们从取水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受益地区百姓对项目的反应非常强烈,当项目的捐赠者到受捐户考察时,受益地区百姓把家里的好东西都拿出来送给捐赠者,有的百姓甚至将自己结婚时的嫁妆都拿出来,表达一份感激之情……
记者注意到,虽然采用集雨水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缺水地区吃水难的状况,但是,饮用雨水还是很不卫生的。以马栅镇的村民为例,他们是通过在井底铺设石灰达到过滤的目的,但从井里打上来的水仍漂浮着各种各样的杂质,人们尤其是孩子长期饮用这样的水就难免存在健康隐患,而且就是这样的水,他们一年只能用七八个月。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投入更大的资金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用水难题,应当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如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秦国英所言:“帮助贫困缺水地区修筑水窖,一方面要注意加强建后管理规章制度,使水窖能有效延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还要以‘母亲水窖’项目为龙头,带动种植、养殖、加工相关项目的配套,开展延伸性项目,推广综合扶贫整体推进模式,实现立体扶贫、综合发展。” (经济日报 文/本报记者 敖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