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11月17日讯)栖霞市内流经的白洋河,不仅是栖霞市的母亲河,也是我市门楼水库上游的水源地。4日环保世纪行记者在栖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看到,正在建设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12月份将进行调试运行。届时,门楼水库上游的水质将变得更优良。
栖霞市作为我市水源地保护的第一道屏障,多年来备受市民的关心和瞩目。自2003年以来,栖霞市对白洋河流域进行了综合整治。截至2006年底,已投资1200万元,建拦河闸8座,封山育林6500公顷,治理污染企业8家。为更好地保护水源地,栖霞市对原有的有污染的企业进行了关停,并争取了中央补助资金9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200万元,世界银行贷款602万元三方巨资开工建起了位于栖霞经济开发区的栖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记者在现场看到,厂区主体已经全部完成,综合办公楼也已经完工。围墙及大型土方工程已经完成90%。
该污水处理厂负责人介绍,该污水处理厂总的设计能力是日处理污水4万吨。即将建成的一期,能达到日处理污水2万吨能力。主要针对栖霞市松山工业园至栖霞经济开发区范围企业的污水,目前,中央资金和地方资金已经全部到位,世界银行贷款也到位了433万元。
记者了解到,栖霞市建设的第二污水处理厂仅仅是对我市门楼水库上游源头治理的一个缩影,栖霞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明年5月份,位于桃村的污水处理厂也将开工建设,加上白洋河两岸的湿地生态建设,届时,不仅栖霞市老百姓吃上了好水,门楼水库的水质将更加优良、纯净。
(来源:水母网,作者:记者梁宵,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09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