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12月31日讯)“争取明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昨日深圳水务集团分别投资1.8亿元和3.5亿元兴建的西丽再生水厂和滨河污水厂改造工程正式建成通水,深圳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透露下步将推进宝安、龙岗两地再生水工程建设,以提供河流水体质量和市民生活质量。
吕锐锋认为这两个工程的建成,将改善深圳河、大沙河水体质量,解决相关片区的污水出路,实现污水就近处理,同时经深度处理后的出水还作为大沙河的生态补水,实现污水资源化,并为周边居民饮水提供更好的保障,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西丽再生水厂位于大沙河与西丽水库泄洪道交汇处,服务范围包括西沥水库水源保护区以及塘朗片区留仙大道以北的塘朗村、田寮村、长源村、福光村、平山村(部分地区)、大学城等地区。总投资近1.8亿元,设计规模为5万吨/天,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建设用地2.3万m2,于2008年1月23日正式动工兴建。
该项目是深圳水务集团首次在污水厂核心工艺中大规模采用OTV专利技术,“混凝沉淀+BAF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混凝沉淀深度处理+紫外消毒”的再生水处理工艺,具有占地小、处理效果既好又稳定的特点。相比传统工艺,在保证良好出水效果的情况下,节约了2/3的建设用地。半地下室全封闭方式修建的Biostyr生物滤池、Mutiflo沉淀池和Actiflo沉淀池,在国内都尚属首例,这将为其它城市提供很好的工程范例。同时,将半地下式全封闭空间产生的臭气集中收集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低再生水厂对周围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
滨河污水处理厂始建于八十年代初,分三期工程建设。服务区域为罗湖区西部和福田区东部约27.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60万人,总处理规模为30万m3/d,占地13.87公顷。随着深圳城市的快速开发建设,滨河污水处理厂所在地已成为城市中心地带。由于进厂污水水质高于原设计值以及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早期建设的一些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厂区环境标准等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按照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深圳水务集团决定对滨河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改造工程于2007年11月26日正式动工兴建,工程总投资3.5亿元,主要内容包括拆除原一、二期工程,新建18万m3/d的处理能力(采用A2O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深度处理选用微絮凝过滤),并将现状三期工程改造为12万m3/d的处理能力。改造后总规模满足2020年前的污水处理需求,仍保持30万m3/d,其中20万m3/d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排入深圳河,10万m3/d达到再生水标准进行回用,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的理念。滨河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建成通水后将大大提高服务范围内污水的处理程度,提高出水水质,改善深圳河的污染状况。
(来源:南方网,作者:记者刘延春,上海供排水项目网戴晓红编辑,200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