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作为湘江水三大污染源之一,已严重影响到长沙和湘潭两市的生活用水,清水塘工业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也影响到长株潭三市的空气质量。昨日,有关治理清水塘工业区污染问题的方案被再次摆上了株洲市政府和株洲市环保局的案头。
现状:危及长潭饮用水水源安全
据介绍,清水塘工业区共有70多家工业企业,大多为能耗高、原材料消耗高的企业,工业“三废”排放量大,污染排放点源密集。
历年统计资料表明,清水塘工业区的工业废气等标污染负荷约占全株洲市的60%,工业废水等标污染负荷约占全株洲市的70%,是全市、全省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由于废气排放点源密集,该区域多次发生大面积烟雾事件。
目前,清水塘工业区空气质量劣于三级标准,超标的污染因子为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湘潭霞湾段在接纳了清水塘工业区的废水后,在右岸形成宽约100米、长约2000米的黑色污染带,水质劣于III类,尤其汞、石油类二项指标,年均值超标倍数分别为3.86、1.65倍。
长株潭三市沿湘江而布,三市湘江干流流程不足200公里,均以湘江为饮用水水源和纳污体,清水塘工业区排放的废水由于重金属和有机物排放总量均较大,危及长潭两市饮用水水源安全。
目标:2005年底全面达标
株洲市环保局污控科科长陈自安说,目前清水塘工业区的污染治理存在着资金困难、企业之间难以协调等难题。据估算,清水塘工业区的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需资金6.7亿元,其中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资金需3.4亿元。而实施治理项目存在诸多困难,单靠株洲市和区域内的企业来解决,显然力不从心。陈自安说,目前治理难度最大的主要有株化、株冶、湘氮等企业。
为此,株洲市环保局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到2005年底清水塘工业区污染综合治理全面达标的工作目标。首先是清水塘所有工业企业到2005年12月31日前,基本实现水污染物全面排放达标,水污染物排放量在2000年基础上削减40%以上,废水排放量削减50%以上,湘江马家河断面水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III类标准。
其次是到2004年12月31日为止,清水塘所有工业企业实现废气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在2000年基础上削减20%以上,其中二氧化硫削减50%以上。清水塘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三级标准。到2005年12月31日,达到二级标准。
在固体废物的处理上,要求到2004年12月31日止,清水塘所有工业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得到妥善处理,杜绝固体废物排入湘江。
手段:多管齐下治理污染
株洲市清水塘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规定,清水塘各工业企业,要针对本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全面规划,制定治理进度表,积极筹措资金,分步实施,按期完成治理任务。市、区环保部门应对企业污染治理方案进行审查,到现场调查了解企业排污情况,确定一批污染重、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重点企业,作为重点治理对象。各工业企业应按国家环保局的统一要求,规范排污口,建设和完善自动监控系统,逐步实现在线监测。
与此同时,各工业企业要大力开展节约用水,提高循环用水率,削减废水排放总量。
据介绍,目前清水塘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共计32项,共需投资16953万元。总计整个清水塘环境综合整治共需投资1.75亿元。
陈自安介绍,32个项目中,铁西废水治理及清污分流、金源农药排污口规范整治清污分流、株洲煤气公司锅炉煤改气等一批项目已治理完工,荷花水泥厂水泥粉尘治理、株洲冶化厂盐酸尾气治理一批项目正在实施当中。还有一批项目因为资金问题还没有启动。
陈自安说,等这批治理项目全面完成后,到2005年底,清水塘工业区的治理会基本达标。
(潇湘晨报 记者 唐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