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8月18日讯)黑暗和污浊是孪生兄弟。它们纠集在一起,流动、突窜、奔涌、洗劫,没有到不了的地方,它们无孔不入、无所不为,别人对它们却无能为力,你发现不了它们的罪恶,它们瞬间释放能量制造人间悲剧。
2005年初夏,甘肃省兰州西津路上和往常一样安详平静。其实,危险已经悄然来临,地下的下水管道年久失修,造成爆裂,宽阔的路面眨眼间轰然洞开。一辆康明斯卡车瞬间陷进大坑里,污水不断地从坑中涌出来,如同潘朵拉盒子被打开,魔鬼们狞笑着在大地上追逐,肆无忌惮地吞噬者泥土和路面。兰州的东西大动脉断了,金城陷入混乱恐慌之中。
这不是第一次如同越狱囚犯的孩童般恶作剧,几乎每年都会有几次。
城市的地上有“城”,城市的地下也应该有城,地面有道路,城下有管网,如同经络一般构成城市的架构。城市是自然对人类的宠儿,当千百万的人们挣脱农耕文化的枷锁,以“自由之身”进入城池的卵巢,人与自然的抗争就变得激烈而不可调和。
在城市,自然对人类的惩罚集中在地下。对此,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下水道是个愤世嫉俗者,它控诉着世间的一切。”
回顾:
兰州欠的债太多太久
兰州是一座历史古城,历经兴衰,荣辱与共,洪武28年(1395年)始建,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筑城。清乾隆年间和光绪年间各修葺一次。1941年,兰州市政府成立,新增5座城门。
从1395年至1949年,五百多年的兰州没有一节地下管道。称其为城勉为其难。1949年之后,兰州被列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虽然城市建设速度缓慢,但是城市配套设施落后,时至1980年,全兰州市铺设下水管道300公里,远远满足不了城市污水的处理。
兰州落伍了!在西北五省市,西安和银川污水处理率为72%、85%,西宁市今年年底达到95%,乌鲁木齐为80%,而兰州污水处理率仅为60%。数据显示:兰州市城区污水日均排放总量为55万立方米左右,目前全市共有排污管网管道656公里(含雨水管道),其中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前的管网301公里,占全部管网的46%。由于管径小、管道老化、损坏严重,排污能力低,且管网布局不尽合理,城区边缘及高坪地区均未埋设污水管网,污水收集率为52.7%。现有4座污水处理厂,其中雁儿湾污水处理厂16万立方米/日,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20万立方米/日,兰炼、兰化为工业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8万立方米/日,由于管网不配套等因素制约,污水处理能力未能达到设计要求,目前日均污水处理能力仅为30万吨左右,城市污水处理率为52.7%。加之兰州市城区人口密度的增加,最终导致城区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黄河,而下水道、化粪池等地下管网设施坍塌、堵塞频发、污水倒灌等小型事故,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此外,每逢暴雨,兰州排水系统所显现出来的弊端,更是让人不寒而栗。与日新月异的地面建筑相比,兰州的地下设施更像一个积重难返的病人。
问题:
黄河已成兰州排污的下水沟
对兰州这座城市而言,脆弱的不只是下水道,不只是暴雨之后街道泛滥的洪水。黄河兰州段一共有200多个污水排放口。但工业污水实际上只占到了全部污水排放量的1/4。城市生活污水量占到了排入黄河污水总量的3/4,这意味着每年有近一亿吨的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了黄河。
兰州市环保局出具的黄河兰州段各断面检测结果统计显示,总氮指标超过五类水质标准2.4倍,粪大肠杆菌群指标更是超过五类水质标准42倍。由于大量生活污水的污染,二类水质的黄河水进入兰州前可以直接饮用,但经过兰州后,已经变成了劣五类水。央视经济半小时曾公开批评说:“黄河实际上成了兰州市排放生活污水的下水沟。”
不要埋怨生活,不要埋怨城市,事实上,兰州暴露在排水系统上的问题,几乎是全国所有城市面临的通病。中国近代城市史,大多一路表面光鲜地走来,而忽视真实的内在。地下忧患的背后,是全国各大城市都存在的共同问题。试问中国有哪座城市有像巴黎那样完善的地下管道。
改变:
兰州上马“一号工程”
国力强大推动城市化的进程。2008年,国务院提出力争用两年时间在36个大城市率先实现污水全部收集和处理的要求,兰州城区污水“全收集”工程提上议事日程。
然而,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并波及兰州,上至政府,下至百姓,都切实感受到这场危机所带来的寒意,而管网改造无疑成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当年财政收入只有152亿元的兰州来说,是一个两难的抉择,要筹集7.9亿元的建设资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兰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不论欠账再多、困难再大、时间再紧,也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质保量地把这一工程建设好,给兰州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使这项工程全面铺开和迅速推进,兰州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项目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和相关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交通组织组、督导检查组和宣传报道组,专门负责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在工程实施前,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门发表电视讲话,并将有关情况以《告全市人民书》的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发布,吁请广大市民理解和支持工程建设。市上还专门召开工程建设情况通报会,详细介绍了实施这一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动征求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和新闻媒体的意见和建议,吁请大家为工程建设献计献策。省市各大新闻媒体也滚动式地发布工程进展情况,营造全市动员、全民参与的舆论氛围,争取广大市民对工程建设的理解和支持。
至此,兰州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市政管网建设项目拉开了序幕。“一号工程”的重担压在了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的肩上。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地展开。
2009年2月,“一号工程”项目立项建议书批复,6月完成环评报告,7月完成初步设计,8月初步设计经过预算评审通过。
动工:
上马伊始面临四大难题
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有人形象地将兰州污水管网全收集工程比喻为淮海战役。工程东起东岗镇,西至河口桥,在纵长45公里的区域内铺开,涵盖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及西固区,投资7.91亿元,铺设城区雨污水管网总长度为371.86公里。项目工程涉及城市四区60%以上城市道路,先后有80条道路大开挖。为此,该项目建设统筹安排为3年,2009年完成城区主干管建设,占总投资40%左右;2010年完成城区次干管建设,占总投资30%左右,其中工程分为三期完成,第一批完成39.89公里;第二批完成44.18公里;第三批建设37.17公里;2011年完成城区老旧管网的改造任务,完成全部工程。届时,兰州市城区排水管网系统工程的建设将会进一步完善,建成区的雨污水管网密度将达到5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污水管网覆盖率达70%,雨污水管网基本实现分流制,达到污水全收集的目标。
“一号工程”上马伊始面临四大难题。首先是对交通带来的影响。由于今年实施的管网主要集中在城关区,特别是在城关区的核心区域进行施工,开挖区域线长面广,80条道路的开挖,要在城市机动车增加3万辆,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不完善的状况下实施,这对兰州的交通来讲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其次,施工会对周围居民、单位造成影响。由于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期非常紧张,施工单位为了加快工程进度,24小时施工,这给沿线市民带来影响。第三,城市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由于受地下管线情况复杂、地下水位较高等因素的影响,个别路段的施工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第四,由于要在市区实施大面积的道路开挖施工,扬尘对市区空气造成的影响。为解决这四大难题,兰州市城乡建设局局长宋智虎带领全局职工展开调查研究,会同兰州市城建、公安、交警、公交、建筑、规划等部门制定了周密细致的方案,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确保工程质量和城市交通通畅,尽量减少和缓解交通压力,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
龚义章,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处长。作为一个有着20年工作经验的老市政,接到兰州污水全收集工程的任务后,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他深知“管网是城市的血管”这句话的分量,他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那些天,龚义章失眠了。
(来源:鑫报,上海供排水项目网helen编辑,2010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