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10月12日讯)记者从广州市新闻中心的“十年大变”水环境整治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7月25日,中心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已建成通水并投入调试运行。标志着广州市从2008年底实施的系统推进全市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经过一年半的水环境整治,使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翻了一番。新建的38座污水处理厂、48座配套泵站及1094公里污水管网,使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从2008年的228.6万吨/日提升至2010年465.18万吨/日,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从2008年的75.09%上升到85%,其中中心城区已近90%,每天减少80万吨污水直排珠江。此外,广州市城市污水管网从2008年的1813公里提高到2010年2907公里,通过截污清淤,河涌污染物全面减少,全市水环境已出现持续改善的明显转变。
广州市治水办副主任、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在会上介绍,猎德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将猎德污水处理厂总规模提高到120万吨/日,日处理量位居全市各大污水处理厂前列,主要负责收集珠江前航道以北越秀区、天河区的污水。沥滘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使该厂污水处理量增至50万吨/日,纳污范围遍及海珠区、大学城和广州市文化旅游风景区——长洲岛。江高—石井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将与大坦沙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石井河流域污水,纳污范围包括石井、白云新城、神山、江高工业园等城区;京溪地下净水厂纳污范围包括沙河涌右支流流域、左支流流域、南湖等,采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MBR),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良好等特点,中水回用可实现对沙河涌景观补水。
对于市民关心的广州市政府会有哪些措施巩固现有成果,以保证水环境的持续改善的问题,广州市治水办副主任、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彭大杰表示政府继续强化治污工作,完善污水处理,还要进行查漏补缺,提高我们污水处理系统的收集率和处理率。对现有建成的工程设施,包括管网和污水治理设施日常的管理,完善各方面的机制,使已建成的工程能够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明确市区排水、污水处理方面的责任分工,完善责任体系,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杜绝新的污染源;政府还将加强执法,对违法排污依法进行处罚。彭大杰还希望新闻媒体加强引导,让市民有水环境保护意识,共同爱护母亲河,节约水资源,爱护水资源,共同维护水环境。
附:广州治水大事记
●1996年,广州市实施《青山碧水蓝天计划》。
●1997年,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二期和猎德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启动,拉开了广州大规模治水的序幕。
●1998年,李长春同志对广州提出了实现城市环境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到2010年一大变”的要求,还提出了恢复市民到珠江游泳的殷切期望。
●2002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一年初见成效,三年不黑不臭,八年江水变清”的珠江整治目标,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精神,把珠江整治推向新阶段。
●2003年,广州启动“青山绿水,蓝天碧水”工程;同年,以“水变清、岸变绿、恢复河涌自然特征”为目标,编制实施了河涌综合整治计划。
●经过连续8年的不懈努力,到2005年,广州基本实现了前两个阶段的目标任务,珠江水质初步好转,消除了黑臭现象。
●2006年7月12日,广州市举办横渡珠江活动。省市领导黄华华、张广宁等率领3500名广州市民,横渡了中大码头至星海音乐厅对出江面。从2006年开始,广州连续3年选择在丰水期的天文大潮时段,组织市民横渡珠江。
●2006年,市政府确定市区7条河涌列入重点综合整治计划,被称为当年的“一号工程”。7条重点河涌包括沙河涌、猎德涌、车陂涌、乌涌、黄埔涌、花地河和大沙河。
●200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作为“一号工程”来抓。
●2008年12月23日,广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市长张广宁在会上要求举全市之力,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全面开展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确保到2010年亚运会前实现广州水环境的根本性好转。张广宁还代表市政府向各区、县级市政府及市水务投资集团下达《广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任务书》。
2008年12月31日,市政府发布《关于禁止向江河湖泊直接排放污水的通告》
●2009年,时任市长张广宁开年第一个工作会议就是关于治水。
●2009年2月6日,广州市水投集团与中国银行等14家银行组成的银团签订了总金额为350亿元的银团贷款合同,资金将全部用于改善广州水环境。
●2009年3月18日,第五届世界水论坛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广州荣膺“第五届世界水论坛水治理奖”第一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代表广州市领取了该奖项。
●2009年8月6日,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小丹同志对广州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2010年4月16日,广州最大的人工湖白云湖开始为石井河补水。
●2010年5月8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广州视察水环境治理工作,视察了白云湖东湖、石井河综合整治工程、东濠涌、猎德涌、三涌补水东圃泵站、赤沙涌、黄埔涌北闸等治水工程。
●2010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猎德涌,要求广州要打赢治水攻坚战,持之以恒治水。
●2010年6月23日,酝酿多年的海珠区“群闸联控”正式开始调水补水。
●2010年7月1日,广州市政府召开全市污水治理和河涌整治新闻通报会。全市581项治水工程基本完工。
(来源:广州日报,作者:通讯员穗宣、卢绍琨、朱楠洁,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10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