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10月25日讯)今年来,随着潮南峡山污水处理厂、北轴污水处理厂等的陆续投运,我市9个纳入省“十一五”污染减排计划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中,建成投入运营的已达6个,目前我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6.7万吨/日,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58.7万吨/日,几乎每个区县都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其中市区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54.5万吨/日。这对进一步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改善水环境质量,完成污染减排任务意义重大。
记者近日来到北轴污水处理厂。一路见到,厂区内绿草茵茵,环境优美,这里初沉池、二沉池、生化池等工艺构筑物已现出雄伟英姿。经过近2年的连续作战,北轴污水处理厂于10月12日正式通过市环保部门的综合验收,开始投入运营。“目前每天可处理5至6万吨污水。”北轴污水处理厂厂长陈楷贤告诉记者。据悉,到本月底,这里的日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8万吨,未来将达到设计标准的12万吨/日。不仅如此,北轴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质量也将大大提高。据悉,目前,截污管网中潮阳路、惠来路、3号泵站进站路、西港路北段、大学路东段干管已建成;通水的管网有潮阳路、惠来路、3号泵站进站路等金园工业区内干管,收集的水量约2万吨/日。由于管网收集系统建设仍较为滞后,为充分发挥该厂污染减排效益,提高污水处理量和COD减排量,相关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市环保局已落实专人负责牵头广业公司、中南院、施工单位研究大学路东段管线贯通后西港主排渠生活污水临时接入问题,争取在10月底前接入。届时,这座位于金平工业区西南角、担负着市区西片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任务的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该片区居民生活用水将实现“无污处理”后排放。
环保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紧缺是影响我市创模整改达标的一大难点。为解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瓶颈,我市创新投融资体制,充分把握省政府加快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契机,以BOT、TOT、BT等市场化筹资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将我市7个纳入省“十一五”污染减排尚未开工建设的污水处理项目全部“打包”给广业公司建设经营。按照省相关标准,我市得到一定的资金补助,这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问题,大大推动我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程。
连日来,记者走访数家污水处理厂了解到,除北轴污水处理厂外,我市纳入省“十一五”污染减排污水处理项目中,潮阳城区污水处理厂、南澳污水处理厂和潮南峡山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潮南两英污水处理厂已于7月份通水调试,南区污水处理厂濠江分厂也已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对进一步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重要的作用。
(来源:汕头日报,作者:记者张琳楠,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10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