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12月17日讯)三根大水管源源不断地从通河取水,没有加盖密封的酸化池、生化池、沉淀池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污水处理厂项目至今未通过环保部门竣工验收……12月16日,记者在东至县香隅化工园污水处理厂采访时发现,已建成并试运行3年的污水处理厂“喝”的竟大半是河水。
香隅化工园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单位,现已集聚各类化工企业40余家,总投资额近百亿元。然而,省环保厅在9月上旬的检查中发现,园区唯一的污水处理厂不仅没有通过环保验收,而且从附近通河取水与园区化工废水混合后处理;生化池等无任何防恶臭气体措施;污泥压滤机一直未运行;国家规定工业废水处理后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标准为100mg/L以下,该厂废水总排口取样监测COD为359mg/L,是正常标准的3.59倍。
16日下午,记者刚到污水处理厂门口,就远远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按照省环保厅督查要求,污水厂的酸化池、生化池、沉淀池应该加盖密封,但现场仍没有任何防臭措施。 “我公司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生化池气味不明显,完全不同于化工企业预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厂,修改后的环评报告认为无加盖的必要。 ”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表示。
按照正常逻辑,污水厂处理的应完全是从管网收集来的污水,污水处理后也应留存部分污泥。但记者在现场发现,除了园区企业的工业废水外,该厂仍有三根管道源源不断地从附近的通河抽水,日取水量在2800吨左右;污水厂没有一点污泥,压滤机根本没法派上用场。 “按照设计规模,我们日处理量必须达到3750吨才能达到验收要求,但目前工业废水每天只有1500吨左右,想达到标准必须要有足够的进水量,从通河取水不存在故意抽水来稀释工业废水;没有污泥,则是因为园区新建企业多,全部被企业作为生化污泥接种源运走了。”污水厂负责人解释说。东至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正由于污水厂进水量一直达不到要求,所以迟迟没能通过环保部门的竣工验收。
在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室,数据显示,自8月份以来,企业总排口COD排放全部在标准范围之内,其中9月份COD排放最高值为88.35mg/L。而省环保厅9月上旬抽查时发现,该厂总排口COD排放曾高达359mg/L。 “他们来检查时,企业没人,抽样的位置不一定准确。”一位工作人员忙解释说。随行的省环境监察局监察室负责人表示,当时抽查完全按照正规程序进行,并由企业负责人签字确认,数据绝对没有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企业负责人表示,省环保部门抽样化验时,当时的污水处理装置出现了故障,导致尾水短时超标。同样是9月份COD监测数据,缘何企业在线监控的最高值仅有88.35mg/L? “这可能是我们的程序出了点问题。 ”
按照省环保厅督查要求,该污水厂要在11月底完成整改。截至记者发稿时,企业仍有多项整改要求没有完成。
(来源:安徽日报,作者:记者桂运安,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10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