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12月23日讯)在“十一五”收官之际,福建实现了全省所有市县均建成一座以上污水处理厂,提前并超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污水处理指标。
记者22日从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目前福建已建成87座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348万吨,分别比“十五”末增长3.1倍和1.5倍;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2%,市县污水处理率达77%,分别比“十五”末提高27.5和28.2个百分点。
尤为显著的是,污水处理设施的完善不断提升其对福建污染物减排的贡献率。据国家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核算,2010年上半年,福建生活污水处理厂同比新增COD(即化学需氧量,是一种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削减量1.25万吨,占福建COD减排总量的84%。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称,生活污水处理厂已成为福建COD减排的重要手段,为福建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近年来,福建既讲GDP也讲COD,2001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污水处理产业化,逐步形成了BOT、股权转让、承包经营、给排水一体化等多种产业化模式,吸引社会资金近30亿元人民币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表示,“十二五”期间福建将继续完善县城以上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重点抓好22个省级试点小城镇和重点流域乡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促进福建的生态省建设。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记者罗钦文,上海供排水项目网胡旺云编辑,2010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