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07月19日讯)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监测预警技术研讨会”在沈阳隆重召开,首先我代表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出席今天会议的,有来自美国、瑞典和新加坡等的国际专家,有来自我国卫生、环保、技术监督等系统的领导和专家,有辽宁省建设厅和沈阳市政府的领导,我代表大会向各位领导、专家和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城镇供水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保障。
近20多年,我国城镇供水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至“十一五”期末,全国设市城市共建有2201个公共供水厂,供水能力总计约2亿立方米/日;全国县城共有公共供水厂2256个,供水能力总计4000万立方米/日。全国约90%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约80%的县级市基本缓解了长期存在的城市供水设施严重不足问题,这是城镇供水事业取得的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自1993年开始,建设系统努力推进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体系建设,建立了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地方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的工作机制,目前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中心站、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国家站、地方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监测站的总数量已经达到250多个,其中25个国家站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具备了106项水质指标的监测能力。“两级网三级站”在全国城镇供水水质安全保障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以后每年开展一次跨行政区的水质督察,尤其是2009年组织开展了对县城以上全部城镇的供水水质专项调查,首次摸清了城镇公共供水的总量,首次系统分析了城镇供水水质安全方面存在的系统性问题;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监测站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畏艰险,在地震刚刚发生不久就毅然决然地承担了对地震重灾区进行应急供水水质监测的任务,为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应急供水的水质安全保障;
——2008年以来,监测网有关成员单位积极承担国家水专项研究,在有关大专院、供水企业和设备生产企业的密切配合下,针对影响城镇供水安全的薄弱环节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在水质监测、水质预警、应急处理和监测设备材料国产化等方面实现了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我国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保障城镇供水水质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当前城镇供水能力严重不足问题已经得到基本缓解的情况下,要下决心改变城镇供水工作重点,实现城镇供水由主要满足水量需求向更加注重水质保障的战略性转变,着力提高供水水质安全保障能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饮水安全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
应当看到,当前制约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的障碍还不少:一是水源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二是现有水厂工艺难以适应水源水质下降和供水水质标准提高带来的双重压力;三是管网老化问题依然严重影响管网安全和水质安全;四是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工作布局不够优化、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大多数水厂还不具备基本的监测能力;五是水质应急监测、水质预警、应急处理等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刚刚起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进一步积累经验。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高度重视城镇供水水质安全保障,也非常关注和支持水质监测工作。根据建设部的部署,1999年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成立之后,水协逐步把水质监测职责移交建设部,加大了水质监测管理的行政力度;2010年1月水协新一届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科技委在机构设置上做出微调,在原净水技术工作部基础上组建了“净水技术与水质监测工作部”,以便于聚集水协技术优势、举供水行业全国之力共同促进我国水质监测技术发展。
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在水协科技委的大力支持下,“净水技术与水质监测工作部”继去年组织了两次全国性的监测技术培训、交流之后,今天在沈阳组织的交流内容扩展到了“监测和预警”。围绕水质监测技术、水质预警技术,会议安排了丰富的交流内容,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一次难得的交流平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相信,此次会议将成为我国城镇供水水质监测工作的新起点,将引领我国城镇供水水质监测和预警技术在“十二五”期间迈向新台阶。
最后,预祝各位代表与会期间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上海供排水项目网戴晓红编辑,2011年0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