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军华 通讯员 俞亚平 郑秋丽) 全长10公里的东土城沟和西土城河河道截污工程昨正式开工,年底前,这两条河道将完成截污工程,改变目前臭河穿市的现状。截至目前,包括这两项工程在内,穿越北京城的18条河道中已有16条还清和正在治理,治理率达到9成。预计到2005年,北京将实现“三环碧水绕京城”的目标。
据张世清主任介绍,目前,按照治河先治污、先上后下、集中和分散结合的治理思路 已经完成了其中的永引渠、昆玉河、筒子河、内城河湖、长河、西土城河、小月河、北护城河、双紫支渠9条河道61公里的有效治理,9条河道中的204处排污口顺利截污。昆玉河、长河还在北京断航50年后实现了通航。今年年底前,南护、清河上段、东土城沟、通惠河上段共47公里上的435处排污口也将全部完成截流,为京城河道的“清、流、绿、通”打下坚实基础。另据张世清主任介绍,在此后的两年中,市水利部门还将对凉水河上段、通惠河下段、清河下段、二道沟4条河道进行治理。
三环碧水
三环水系是指根据北京水系自然发展情况以及历史形成的,北京城市水系呈三个环状的格局:三环第一环指故宫的筒子河,是紫禁城的护城河;第二环包括昆明湖到玉渊潭的昆玉河、长河、转河、北护城河、南护城河及通惠河高碑店湖以上的河段;第三环水系主要包括北部的温榆河水系,东部的北运河和东南部以及南部的凉水河系,上游的莲花河和西三旗,这样基本形成了北京的三环水系绕京城。
18条河道穿越北京城
它们分别是永引渠、昆玉河、筒子河、内城河湖、长河、西土城河、小月河、南护城河、北护城河、双紫支渠、清河、通惠河、东土城沟、人民渠、新开渠、莲花河、凉水河、二道沟,18条河道总长为180公里。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