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开展节水工作始于1982年,当时城市缺水的主要原因是工程性缺水,同时城市的节水水平很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12%。
对此他们结合节水宣传周、节能宣传周及科普教育等,广泛、深入、持久地大力宣传开展城市节水工作的重要意义,逐步转变人们固有的因缺水而开展节水工作的观念,形成节水就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自觉行动,形成社会各界对节水就是“提高整个城市的综合经营效益、环保水平和保障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他们还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城市供水、节水、地下水管理法规、规章。
杭州市注重在全社会全面推广节水器具。根据建设部、国家经贸委、质量技术监督局、建材局联合下发的建住房[1999]295号“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和国家建设部、国家经贸委颁发的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中“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卫生洁具和其他浪费水的器具,优先选用的国家推荐的定点产品”,他们颁发了在全市推广应用节水器具的通知,规定了在全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禁止使用螺旋升降式铸铁水嘴、强制使用陶瓷片密封水嘴。配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进行检查,对违反通知规定的依据《杭州市城市供水、节水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他们还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强化地下水的开采管理工作,从而使深井管理率达100%,开采井数逐年下降,地下水资源费从0.1元/吨逐步调至1.55元/吨(包括0.4元/吨污水处理费),与城市自来水价同价,年开采水量从1000万吨下降到不足200万吨,目前杭州已基本恢复历史水位原貌。
大力开展节水技术服务,加快节水技术进步。近年来,杭州市累计发放节水技改拨贷款764万元,用水单位自筹节水工程款856万元,共实施了142项节水工程项目。他们还对500余家企业(单位)进行并通过了1000余次的水量平衡测试,落实300余项节水整改措施,共形成2692万吨/年的节水能力。
加强节水基础管理,全面开展“双创”活动(即创建节水型城市、创建节水企业、单位、社区)。根据节水型企业(单位)定量考核指标和基础管理考核指标,杭州市积极组织专业人员编制创建工作和节水技术教材。对全市近2000余家用水企业(单位)、3000余名管水人员进行了创建工作和节水技术的培训。在此基础上,该市确定了对150家企业(单位)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工作。要创建节水型城市,首先得必须要有一大批节水型企业(单位),目前该市已有近百家企业、单位达到了节水型企业、单位的考核标准,为创建“节水型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节水基础管理工作得到了全面的加强和完善,一些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受省建设厅委托,该市开展全省范围内的“双创活动”和节水管理技术培训,带动了全省的节水工作。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使城市供水能力大于社会需求,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由此有力地增强了杭州水污染防治的能力,对保护城市水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20年的努力,该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8%,1982年工业用水量为8272万吨,2001年为7817万吨,低于1982年水平,而同期工业总产值却提高30多倍。
杭州市表示:今后要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城市节水的宣传工作,不断提高社会各级对城市节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树立节水的环保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认真做好用水定额的编制工作,根据市政府的时间要求,杭州市用水定额力争2004年上半年出台。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修订完善城市供水、节水和地下水管理的法规和规章,继续深入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活动,加强用水企业的节水基础管理工作。
中国建设报记者 白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