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城市用水量大,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50年来,唐山市的降水量呈逐年递减趋势,2002年全市年降水量仅318毫米,为正常年份的48%。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节约用水工作,把节水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基础工作,完善管理体系。唐山市根据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唐山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1998年~2020年)》,为保证该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计划用水方面,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手段加强用水管理,建立了完整的分区域、分行业的节水统计体系,采取月报表形式将冷却用水、工艺用水、锅炉用水、生活用水、建筑用水等情况分类进行统计,掌握用水情况并监督其执行。同时,在全市计划用水单位内部普遍建立了三级管理网络,专兼职管水人员达1000多人。对节水和超计划用水单位分别根据《唐山市节约用水奖励暂行办法》和《河北省城市节约用水实施办法》的规定实行节奖超罚。
唐山市始终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的原则,建立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站,定期开展地下水的动态观测和研究工作,分析测算地下水可采储量,提高地下水资源的调蓄能力。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对全市自备水源井实行规范管理、定期普查,按自备井产权户逐一登记、核实,推行“五个一”管理,即一证、一表、一牌、一卡、一定位。逐步封闭自备水源井,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城市自备水源井由初期的426眼下降到目前的345眼,地下水年开采量由1.05亿立方米下降到5893万立方米。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为保障节水工作有序进行,唐山市委、市政府定期组织市人大、政协领导及部分专家学者召开城市节水工作研讨会,实地考察节水技改工程,共商城市节水大计;设置节水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专项奖,每年都有一批在节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奖励;在城市主干道设置节水宣传灯箱和节水宣传牌,在公交车上绘制节水公益广告,并录制了节水宣传电视片,编制了《城市节水宣传手册》,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
加大投入,实施科技节水战略。为实现“新增工业用水量的一半靠节约用水来解决”的目标,唐山市以工业节水为切入点,首先抓好间接冷却水的循环利用,提高冷却水的重复利用率。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年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市工业用水的10%左右,为实现增钢不增新水,投资1440.62万元完成了循环水改造工程和陡河水净化工程,使水循环利用率从1984年的52%提高到目前的95.5%,在全国冶金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二是狠抓工艺用水回用,发展厂际串联用水。长源陶瓷有限公司投资16万元,将唐山市焦化厂排放的冷却水引入该公司的污水处理站,1年可利用二次水20多万立方米,同时也减少了焦化厂的排污量。
三是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器具。投资对全市机关、院校、宾馆、饭店等窗口单位的卫生洁具进行更新、改造达85项。
发挥优势,开发利用矿井疏干水。唐山市是我国大型煤炭工业基地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在地,开滦年平均产生矿井疏干水1.03亿立方米,多为深层地下水,污染小、水质好。唐山市水利部门采取直接利用、清污分流和矿井污水处理回用等方式加快矿井疏干水的综合利用。从1992年到2002年已累计投资7000多万元用于矿井疏干水的开发、利用和技术改造。建成两座日污水处理能力为1.5万立方米和3万立方米的净化水厂,污水处理后可达到饮用水标准,全部用于生产和生活。目前唐山市开滦系统每年约有5000多万立方米矿井疏干水得到有效利用,占总涌水量的50%。
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速实施中水回用。几年来,唐山市投资4.63亿元建成了西郊、东郊、北郊、新区等4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36.9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5%,正在建设的中水回用工程,日处理能力10.5万立方米,项目总投资7298万元,主要用于工业循环水、补给水及市政绿化用水。预计到2005年,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到56.9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85%。
(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