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二圣镇二龙桥村陡石梯社的林龙珍近日烦恼不已:一个月前,山上的雷坪山社挖井时截断了社里的水源,致使三十多个村民和五十多头牲畜靠饮鱼塘的污水维生。“人畜吃了不干净的水不断害病,我们怎么生存?”
昨日,记者来到陡石梯。据当地老人介绍,陡石梯岩石坚硬、裂缝多,难以贮存地下水,是远近闻名的“干坡”。为了解决村民用水困难,1997年,在经过十多个挖井队的勘测后,终于在鱼塘边发现一处水源,修井六年来,老井里汩汩流出的清泉被村民视为生命之源,养育着当地的人和牲畜。
今年10月19日,陡石梯老井的水源被近邻雷坪山社村民刘某修新井时截断。记者现场看到,新井在坎上,老井在坎下,落差约一米,断水让村民再次陷入缺水困境中。陡石梯的村民和村干部多次找到邻社的刘某协商,提出免费为对方挖口井,恢复老井水源,或与邻社共用一口井,但都遭到拒绝。
人畜共饮一池污水
在陡石梯林龙珍的厨房里,放着一个装有半桶浑水的塑料桶,桶底是一层厚厚的污垢。林说:“水是从鱼塘打来的,煮饭烧开水都用它。”
她带记者来到鱼塘,塘里的鸭子正在嬉戏玩耍,把水搅得浑黄,村民洗衣的肥皂水也直接流入塘中。林说:“喂鱼的鸡粪、鸭粪、饲料都在往里倒,人吃了这种水拉肚子,猪牛吃了也要得病。”
村民说,在离鱼塘两百多米远处,有一脸盆大的石坑,里面渗着清水。由于量少,他们经常夜里打着电筒、冒着严寒,守在坑边等待慢慢渗出的泉水。现在,该坑被人恶作剧地倒进潲水,油污浮在水面,珍贵的清水被污染了。
截水挖井属侵权
雷坪山刘某的家人介绍,挖井是供一家三口使用。“在自己的地盘上,想在哪挖就在哪挖”。他们还说,不与陡石梯的村民协商解决用水的事,是因为对方因用水纠纷将家人打伤后不给医药费。“不把医药费付清,就莫想解决用水的事。”
对此,红刚律师事务所的李律师认为,按照《民法通则》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害或损害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两社交界处的地下水是共有资源,雷坪山新井的修建截断了陡石梯老井的水源,剥夺了对方取水的权利,侵犯了对方的相邻权。双方协商无果的情况下,陡石梯村民可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对方停止侵害。
对于“先赔医药费,后谈用水”一事,李律师认为,对方不得以此为借口来拒绝。人身损害赔偿和侵犯相邻权是两个法律主体,应分开处理。(重庆晚报 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