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我国实施新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提高了对国内湖泊、水库水质的评价要求,即只要一项指标被评为劣五类,即使其它指标合格,整个水体也被判定为劣五类。《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包括杭州西湖、武汉东湖和济南大明湖在内的一批名湖,水质均为劣五类。
今年初,杭州市为改善西湖水质,开始实施西湖水环境综合保护工程。两座日处理能力分别为30万立方米和10万立方米的沉淀处理设施,于9月初建成并相继投入使用。原先,西湖水的透明度一直受制于富营养化问题,引水沉淀处理能有效减轻、延缓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经估算,新的处理措施每天“产出”40万立方米清水,一年等于引水1.2亿立方米,引水量相当于让西湖每月彻底更换一次清水。
此间环保专家认为,现在宣布西湖水摘去劣五类的“帽子”可能还为时尚早。西湖水质中的氮、磷来源复杂,如钱塘江水质、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等,都有可能影响西湖水质。专家对此提出建议:加强源水水质控制,根据钱塘江潮汐变化规律引水,加大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钱塘江沿线、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农药、化肥施用量,整治西湖周边环境,探索生物治理措施等。
(钟兆盈)
《华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