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荔县农村改水项目办公室(下简称改水办)副主任关宽民介绍,县改水办成立于1985年,是大荔县实施农村改水项目时成立的机构,管理着全县最大的一处优质水源地,为大荔县城和18个乡镇(全县33个乡镇)近一半人口提供饮用水。县自来水厂是改水办下辖的14个供水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主要供应县城6万居民用水,其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45%。
记者调查了解到,大荔县自来水厂共拖欠县改水办水款28万元,而县改水办又拖欠县电力公司近24万元电费。3家单位“三角债”扯不清,电力公司停了两家单位的电,导致了大荔县城以及附近18个乡镇40万居民4天没水喝。大荔县政府19日召开紧急协调会,才暂时解决了“三角债”引起的停水问题。
大荔县改水办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造成拖欠的原因是下属单位——县自来水厂换了领导,拖欠水款不还,使他们欠电力公司的电费也无法还。自来水厂有关负责人说,当年县城进行旧城改造时,水厂为改造城区网从渭南市建行贷了一笔款项,眼下还有30多万元没还上。渭南市建行为此将水厂告上了法庭,法院将水厂账号查封,账户冻结。再加上不少单位长期拖欠水费不交,水厂的资金可谓捉襟见肘,还债困难很大。
电力公司则认为,市场经济下,电已经成为一种商品。改水办欠了公司近24万元的电费,他们多次催要都无济于事。按照国家供用电有关规定,拖欠电费1个月,经过多次催要仍拒绝交费的,电力公司有权停止供电。电力公司作为一个企业,也要生存,采取停电措施实属无奈之举。
电停了,县城和18个乡镇的居民饮用供水随之停止,不得不到外地拉水。而附近农村家有备用水井的农民趁机做起了水生意,一大桶水价钱高的时候能卖10多元。为了节约购水费用,河沟里混浊的水也被居民们取来做饭。居民吴进财气愤地说:“按时缴纳了水费,凭什么不供水?3家单位之间债务扯皮,和老百姓有什么相干?”而在县城经营餐饮和服务业的老板们更恼火:店里停水4天造成的损失谁来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