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涨价题材
水价上涨不仅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实际上更是在昭示着一场水务改革的到来。自2001年以来许多城市都纷纷上调了供排水价格和污水处理价格。尽管目前全国许多城市居民水价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但居民每年水费支出仅占居民收入的1.3%左右,远低于现行国际上4%的水平。目前居民综合水成本价在1~1.8元之间,而供水价格则在0.7~2元不等,总体仍处于低水价水平,且地方差异较大。从发展趋势上看,水价进一步上涨已成必然趋势,且地区间差异可能进一步加大。
目前的政策面也支持水价继续上涨。继2002年原国家计委等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后2003年年底以前全国所有城市都要开征污水处理费。今年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联合发布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将自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实施后水利工程供水将纳入商品价格范畴进行管理不再作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预计这将会进一步推动水价上涨。从发展潜力看水务板块潜力较大:其一是水价上涨空间较大。虽然水价提高不可能采取一步到位的办法,但其提高的趋势是确定的,从而在较长时期内继续提升水务板块的业绩,做到细水长流;其二是水务企业存在很大拓展业务的空间,这也是其业绩增长的关键。从市场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对而言水务板块的大涨价题材并未得到深度发掘,因此后市活跃机会应该相当大。
良好业绩凸现投资价值
水务板块绝非仅仅是涨价题材。作为社会公用事业,水务具有经营相对稳定的特点。虽不可能出现快速增长,但其良好的业绩进一步凸现投资价值。目前以水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有原水、武汉控股、南海发展、钱江水利、创业环保及首创等6家。2002年水务业6家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246元,远高于市场平均的0.143元水平,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66%,比市场平均水平高68%。今年上半年6家公司除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36%外,净利润、平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均出现了小幅下滑,但总体经营水平与市场相当。水务板块良好业绩主要表现在:一是6家水务公司平均净利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高达52%,远高于市场平均5.5%的比重,显示出水务行业较高的净利润率的特点。如原水毛利率达到了53.26%,南海发展、武汉控股毛利率分别达到了52.06%、39%,钱江水利的供水毛利率达到了68.17%。二是水务板块资产质量状况良好,特别是流动资产质量最佳。应收账款相当少,存贷几乎为零。资产负债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也显示发挥财务杠杆的潜力大,其中今年中报显示武汉控股的资产负债率仅为6%。
朦胧的外资并购题材
由于水务板块的个股拥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稳定的现金流,将成为外资极好的并购对象。而我国水务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投资前景也受到各路资金的青睐。特别是2002年3月颁布的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首次允许外资进入供排水领域,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股权限制,之后,在建设部下发的《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中提出建立水业特许经营制度允许国外资本、民间资本进入水业后,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水务行业的步伐明显加快,土洋势力开始竞技水务市场。目前包括世界著名的水务公司威立雅(原名威望迪)、法国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和德国柏林水务公司在内的共有16家外资水务公司进驻中国水务市场,涉足沈阳、天津、重庆、南昌、郑州、成都、上海等数十个城市,其中威立雅集团在华投资已超过10亿美元。目前外资涉足国内水务市场的主要模式有:一是设立合作、合资公司。2003年首创与威立雅水务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了首创威水投资(首创占51%的股权)。二是对国内水务股权直接并购。2002年5月,威立雅以24500万美元现金,超过资产评估近3倍的价格,收购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国有股股权和50年的经营权,今年9月又在深圳水务招标中初战告捷。目前水务上市公司作为行业的佼佼者,具有朦胧的外资并购题材,在资本市场上不排除会风云突起。
最稀缺的战略资源
水已经成为一种战略性稀缺资源,其对经济发展甚至人类生存影响巨大。因此水务业在国际上被认为是等待充分挖掘的大金矿之一。目前我国城市总缺水量为115亿立方米。至2010年,预计我国城镇人口将增加到约7亿,按人均需水120立方米计算,缺水将达到380亿立方米。即使是南水北调工程,到2010年其输送量也不过133亿立方米。而全国663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长年供水不足,110个城市严重缺水。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水污染控制的相对滞后,受污染的水体逐年增加,又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的集中饮用水源不符合标准。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许多地方政府都已制定了庞大的治水计划,这也为水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按照我国“十五”规划,供水行业的年产值要从600亿元提高至2000亿元。到2005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5%,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达到60%以上,要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2600万立方米。国际上,以色列与阿拉伯人多年的水资源争夺战也从侧面反映出水的重要性,虽然我们不太可能会出现水比石油贵的情况,但水资源作为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其地位将远远超过石油、铁矿等资源。
到水务板块中淘金
近年来,上市公司也加大了向水务市场投资的力度,目前水务板块可分为两类:
一是原有主营水务的上市公司采取扩张战略,在业内做大做强。目前以水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中,原水斥资逾16亿元向上海市城市排水公司购买上海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资产,向下延长产业链条;南海发展在扩大供水的同时积极介入污水处理;占汉口地区供水量92%以上的武汉控股在经营自来水的同时,逐步介入污水处理行业;钱江水利在2002年通过转让水电公司后正式转向以供水和水资源综合开发为主;首创通过收购污水处理厂和合资建立自来水厂而进入水务行业;创业环保则是一家完全意义上的以污水处理为主的上市公司。
二是一些非水务主业的上市公司以并购水厂或组建合资公司等方式向水务产业渗透。截至2003年上半年,共有16家非水务主业上市公司投资于水务产业,采用以下方式:收购水务企业资产或股权;竞拍获取自来水厂特许经营权;投资新建自来水厂;采用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取得水务企业特许经营权。目前向水务行业投资的主要有金健米业、凯迪电力、悦达投资、南京高科、青鸟天桥、重庆实业、清华同方、大江、宁波富达、闽东电力、富龙热力、粤华电、山大华特、哈慈、苏州高新、鲁能泰山等16家上市公司。由于目前的规模不大,从水务产业受益的程度总体而言明显低于纯水务公司,因此暂不做重点关注。
来源: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