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位于河北中部,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总面积366平方公里,由互相连接的143个大小淀泊组成,最高蓄水位9米。它对维护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具有重要作用。据河北省水利部门介绍,由于连年干旱,原本水域辽阔的淀泊如今只有一些沟汊还有少许水量。自今年8月下旬起,白洋淀水位一直处于6.5米以下,处在干淀状态。
白洋淀历史上干淀记载不多,但由于近几十年来水源不足、水体污染、泥沙淤积,入淀水量锐减,干淀现象多次发生。其中1983-1988年曾连续5年干淀,使白洋淀水乡风光大减,淀区群众生活困难,野生动物资源遭到破坏。1988年夏,白洋淀重新蓄水。从1992年起,河北省先后10次从上游的西大洋、王快等水库向白洋淀补水,共补水约9亿立方米,保证了白洋淀的水源。去年,河北省还将白洋淀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加强了淀区的统一协调管理。
从1997年以来,海河流域连年大旱,今年河北省汛期降雨少,水库蓄水不足,作为主汛期的7、8月份,全省平均降雨202毫米,比常年偏少32%。目前,白洋淀上游各水库基本没有多少蓄水,原有的补水途径难以保证“华北明珠”的“光泽”。为使白洋淀走出干淀困境,水利部和河北省有关部门正在紧急研究白洋淀引水补淀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