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原因,我市的城市排水系统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许多片区尤其是东区排水管将雨污水排进城市原来的水利沟中。今年2月,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和龙珠水质净化厂化验室分别对龙湖沟、三脚关沟、新河沟和港区排洪沟水体水质进行布点监测,结果表明,上述四沟的水质均呈有机污染特征,其中新河沟刚启动整治不久,截污尚未见成效,水质最差。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市区部分河沟污染的整治力度。三脚关沟2001年整治工程基本完成后,河沟水质却仍受污染发臭。据市城管局组织勘查分析,其中原因之一是原规划设计施工的47处雨水管被工厂、酒家和居民区的排污管道驳入,影响了湖体水质。雨污混流问题也是造成其他河沟整治效果不彻底的重要原因。2002年新河沟流域实施截污清淤整治近期工程,完成后一段时间内水质及环境得到相应改善,但沟内水质仍未得到彻底改变,有关部门发现新河沟东侧的金砂路、长平路、韩江路的路口雨水管存在乱驳乱接现象,造成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尤其是金砂路雨水管每日排放污水约为1万立方米,使新河沟产生新的污染,造成水体发臭。此外,龙湖沟两侧截污管尚未实施建设,黄厝围沟两侧排水管网不完善,污水直接排入沟内,造成水体污染和沟底淤积。
据了解,雨水管乱驳乱接现象,一部分出现在开发商建房时,另一部分则是居民住户私自改变住宅内部功能,造成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对此,有关部门正逐步进行改造,对有明确业主的排污管,责令业主自行整改;对属于公共性没有明确业主的,组织改建理顺雨污分流排放体系。但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摸清这方面情况需大量人力和时间,由于排水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改造上仍然存在较大困难。
省人大代表陈瑞和与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吴上辉认为,城市排水体系混乱是造成河沟污染的根源,有关职能部门应首先摸清地下排水管网的基本情况,加强排水规划,才能更好推动河沟整治工作的开展,解决好这一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木城表示,市区部分污染河沟通过整治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目前整治效果还不尽人意,在新河沟等处依然有排污口,截污工作尚未完成,存在雨污混流现象。他指出,我市污水厂污水处理能力仍有余地,如日处理城市污水14万吨的龙珠水质净化厂目前还处于“大牛拉小车”的状况,应进一步做好河沟截污,将污水集中到净化厂处理。(中国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