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六成饮用供水水源水质将得到改善
本报讯 随着引水进穗工程的启动,占广州六成的饮用供水水源水质将得到改善。广州市水利局已将组织开展“两涌一河”综合治理工程的方案报市政府,并建议成立广州市综合治理“两涌一河”工程指挥部推进这项工作。
事实上,广州、佛山水环境污染和水质性缺水问题十分严重,在加强广州、佛山市区对污水治理和有效控制的同时,适当引入北江清水,是综合治理广州、佛山城市水环境的关键措施之一。据华南环科所对潮汐河网水环境模型的研究成果,每增加引水1秒立方米流量,相当于二级生活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3456吨污水的能力,引入北江清水对改善两地市区水系生态环境的效果十分显著。引入北江清水补充,对广州3间水厂的水源,无论是供水水量,还是水质均能得到很大改善,还能降低水厂的运行成本,有利广州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
据介绍,广州市的江村、石门、西村3间自来水厂位于流溪河与广州市珠江干流西航道上游河段白坭河交汇处,其供水能力为222万吨/日,占广州市总供水量的62.5%,折合供水流量25.7秒/立方米,而该处的枯水流量仅12.5秒立方米,故水源水量缺口较大。由于上游径流不足,导致下游污水随潮水上溯,污染水厂的取水口。如1997年(属丰水年)该处水质为IV-V类,已不能满足水厂水源II-III类的水质要求。
据悉,广州市、佛山市的投入将全部用于综合治理“两涌一河”,相关初步设计报告初稿已完成。其中包括重建西南水闸,将该水闸的底板高程从1.8米降低到-0.5米,为引水改善佛山水环境创造了条件;刘寨水闸也将重建以降低底板高程,并从原有2孔12米宽改建为4孔24米宽,为广州引水创造必要的条件。
(南方日报 姚伟新 詹雨鑫 符超军 范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