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水务上市公司扩张战略透析

http://www.waterchina.cn 2003/12/17 12:11:00

  目前,以水务产业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有首创股份、原水股份、创业环保、武汉控股、南海发展、钱江水利等6家。其中首创股份通过收购污水处理厂进入水务行业,并先后通过设立合资水务公司、收购供水企业股权、合资建设自来水厂等措施逐步实施了水务扩张战略;原水股份、武汉控股、南海发展主要从事原水或自来水生产与供应;钱江水利主要从事供水和水资源综合开发;而创业环保则是一家以污水处理为主的上市公司。

  虽然与同属公用事业的其它行业上市公司相比水务上市公司数量不多,板块效应尚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但随着中国水务行业管理体制变革和水务产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水务行业将逐渐走出成本与价格相背离、市场化程度与运作效率低下的困境,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垄断优势明显盈利能力较强

  由于自来水水厂和供排水系统等固定网络系统的建设受到城市发展要求、规划体系、服务范围的制约,水务产业因此具有典型的自然垄断属性和规模经济效应。水务上市公司相应地各自范围内拥有明显的区域垄断性。

  6家水务主业上市中,首创股份和原水股份是两家典型的大盘蓝筹绩优股,它们分别在北京的污水处理和上海的原水供应方面占据无可比拟的垄断优势。首创股份在北京的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200万吨/日左右,2005年其污水处理将占北京市90%的市场份额。原水股份作为上海唯一一家供应原水的特大型供水企业,负责向上海市北、市南、浦东威望迪等自来水公司供应原水。与原水股份不同的是,首创股份在京外的水务市场的扩张战略将逐步使其在除北京以外的一些城市占据水务资源,形成区域垄断优势。2002-2003年公司先后在安徽马鞍山、山东威海、浙江余姚等市投资设立了水务公司,占据了这些城市部分供水资源,比起同类上市公司无疑已优先占据这些城市水务行业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并有机会在这些城市的水务行业成长中谋求丰厚的利润回报。

  区域垄断优势和行业龙头地位使得水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稳定、盈利能力较强。据统计,2003年前3季度深沪两市1240家A股上市公司,每股加权平均收益为0.16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6.61%;6家水务主业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平均值为0.19元,净资产收益率为6.63%。值得关注的是,前3季度6家水务公司主业利润率达56.51%,是大盘平均水平的2.34倍;每股经营现金流0.165元,是沪深A股每股经营现金流平均值的1.4倍。其中,首创股份和原水股份前3季度税后利润率增长速度较快,分别为8.4%和3.7%。南海发展则因为其垄断优势继续保持了较好的业绩,在6家水务上市公司中仅次于首创股份。

  扩张战略成主导

  据统计,截止2003年11月,6家水务主业上市公司在水务产业中不同程度的扩张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其区域垄断地位,也提升了整体竞争力及水务市场运作空间。

  2002年11月首创股份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投资两个水务项目,与国内外两个水务巨头威望迪和北京排水集团联合,强力扩张水务市场。2003年"首创威水"、"京城水务"相继宣告成立,首创股份在吸收外资水务先进管理经验、技术和寻求政府背景的支持两方面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虽然与外资水务的磨合和运作效果尚待观察,但预计其可获得的政府支持力度是国内外其它很多同类企业难以比拟的。而对中国国情的熟悉和政府背景的支持实际上是目前直接决定涉足水务产业的国内外公司所拥有的市场空间和未来获利风险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此外,首创股份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北京以外,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城市水务市场,并在2003年初见成效,先后在威海和余姚两地实现了水务扩张,并对相应的合资水务公司实施了绝对控股。在这些城市的水务发展中,首创股份无疑比其它公司具有优势。2002年,原水股份投巨资约16.4亿元收购了上海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资产,将业务拓展到排水管网、排水泵站的经营管理领域。南海发展2000年12月利用上市募集资金以 23054.45 万元收购了南海市第二水厂,实现了在南海供水领域的市场扩张,水务主业比例上升。创业环保由最初的资产置换完成充足,2001年收购了天津市排水公司的三项水务工程,实现了转型和水务的战略拓展;2003年10月,公司与龙力集团合资成立了贵州创业水务有限公司涉足贵阳市的水务、环保市场,并控股70%。武汉控股继2002年出售排水泵站推出排水业务后,2003年10月出资2900万元收购了日污水处理量为5万吨的武汉市水质净化厂,迈出了介入武汉市污水处理行业的第一步。预计公司将会适时全面进军武汉市的污水处理行业,在水务产业中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最近,钱江水利也准备通过扩建控股子公司舟山市自来水公司所属的城北水厂项目,提高其供水规模;同时转让了部分水电资产,以拓展水务市场的资金来源,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内外并举的水务扩张。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公司的扩展战略有三个特点逐步显现:一是逐步实现跨区域经营;二是实现了水务产业链条的拓展,同时涉及供水、污水处理业务的企业日见增多;三是投资力度和规模不断加大。

  应先谋势,再谋利

  中国供水行业产权运作前景广阔,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存在巨大的投资需求,水务业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最快也最具吸引力的产业之一。水务行业体制改革、水价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正推动中国水务产业走向突破性地开放和产权主体多元化;只有快鱼才能抢到第一口美食,上市公司只有先谋势,再谋利,才能"点水成金"。

  水务产业具有自然的垄断属性和规模经济效应,水务企业运作需要强有力的资本支持、畅通的盈利渠道。和外资水务巨头相比,国内企业投资水务产业最重要的两个软肋就是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以及没有足够的资本市场运作经验。然而,国内上市公司的特点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之处,它们完全有必要利用自身熟悉国情的天然优势和资本市场上的融资优势不断抢占水务资源。只有率先跑马圈地,占领了稀缺的水务资源,才能立足长远,谋求享受水务产业成长的丰厚利润。

  通过兼并收购不断扩张水务战略,拓展水务产业链条,是水务上市公司强化水务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突出主业的重要步骤,也是提高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拓展新的盈利模式的重要途径。

表1:水务行业上市公司2003年前3季度盈利能力比较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每股收益 净资产  主营业务  销售净
          摊薄(元) 收益率(%) 利润率(%) 利率(%)
600008 首创股份  0.315   7.96   64.94   215.75*
600168 武汉控股  0.060   1.98   40.07   21.80
600283 钱江水利  0.070   2.28   57.61   11.63
600323 南海发展  0.266   7.25   53.67   29.59
600649 原水股份  0.185   6.48   50.28   47.47
600874 创业环保  0.130   9.06   72.45   41.51
平均值       0.171   5.84   56.50   61.29
中值        0.157   6.87   55.64   35.55
数据来源:聚源数据,*注:首创股份销售净利率远高于其它公司,主要是补贴收入较高的缘故。




(上海证券报 汉唐证券研究所 龚云华)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没有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