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 网上展览会
时 间:
关键词:
 
用 户:
密 码:
 







大明湖千年首次大换水 离根治污染还有多远

http://www.waterchina.cn 2003/12/18 9:29:00

  本是淡季的大明湖一下子热闹起来,吸引人们眼球的不是旅游,而是大明湖要换水。这不仅在大明湖千年历史上是首次,更由于曾经镜子般清澈的湖水,这两年已跌至劣五类水质的最低点,到了非治不可的境地。
  
  自12月8日大明湖开始换水以来,到16日已排出40多万立方水,水位下降了70多厘米。大明湖总蓄水量为100多万立方米,换掉一半劣质水的计划,再有十几天即可完成。届时,水质将得到改善。

  何以只换一半水

  换掉一半劣质水,意味着仍有一半劣质水和底泥将存留。当然,由于新水的输入,曾经浑浊的湖水将变得比较清澈,但若只是这样“冲一冲”,仍不可能根治。
  
  大明湖公园主任杨波告诉记者,他们何尝不想多换些水,换多总比换少强,眼下换一半确有点无奈。据他介绍,大明湖湖面与出水口——北护城河的落差为1米,湖水平均深2米,换一半也就是让湖水按落差自然流出1米。若再换,则必须用水泵抽。问题是,南边的进水口堵不住,光这个进口每天的水量就达3万立方米,用十来台大功率水泵,每天抽20个小时,才能抽3.4万立方米,这样效率太低,成本太高,光凭公园自身,很难负担得起。如果将南进水口暂时堵住,使这里的水向其他地方分流,从技术看应不成问题,但这是市政规划等部门的事,公园自身没有办法。

   污水成“永远的痛”

  让杨波更头疼的,是源源不断的污水的涌入。他说,现在湖周围的排污口有六七个,每天流入的污水有三四千立方米。这边忙着换清水,那边污水照流,这样下去,怎么根治得了?11日下午,在换水开始后的第4天,记者看到,在大明湖的兰岛旁边,有个很大的排污口,一股股污水奔腾着流入湖中,泛起一簇簇白沫。据说,这些全是未经过任何处理的生活污水。而南进水口涌入的“活水”,也并非都是泉水,其中也混合了不少生活污水。更有意味的是,在泉水停喷时,正是这些污水维持了湖中的水量,但也由此使水质更加恶化。因此,污水成了大明湖“永远的痛”。
  
  而山东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李小明博士担忧的是,如不趁着目前的天时地利,进行系统根治,来年天一转暖,水质很快就可能“反弹”。因为大明湖水去年曾达到劣五类水质,水富营养化程度很高,而富营养化物在水里只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在底泥上,眼下只换掉上面的一半水,而不触动底泥,大部分富营养化物无法得到清除。一旦天气变暖,气温适宜,像藻类等富营养化物质马上就会疯长,到时即使有水换,经常换,也远远赶不上它们的疯长速度,治理起来更难。

  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李小明博士认为,换水要先摸清水中污染物的“背景值”,对水质、底泥、生物等多项指标的密度和布局做系统的跟踪监测,如果没有科学依据,就无法提出一个合理的治理方案。比如水换多还是换少,底泥该不该清,这些都不能凭着日常“感觉”来,而必须以准确的监测数据做前提,否则,一旦破坏了水质的生态平衡,有可能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加大治理难度。湖泊治理中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换水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水质,而要想使水质有一个根本的改善,仅仅靠换一次或几次新水是不够的,靠公园一个部门显然也不行,必须由市政府组织协调,形成合力,通过截污、换水、规划等多种手段,形成综合治理的格局,如此方能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大众网-大众日报 记者 张西可)


评论】【 】【打印】【关闭窗口

 济南南郊水厂借引“绣川水”(2007/8/6)
 济南今年截污整治锁定五大河道 截流污水送至水质净化厂处理(2007/1/29)
 济南供水“老大哥”7日起一拆三(2006/12/8)
 济南基本完成城市供水管理体制改革(2006/12/7)
 山东济南西圩子壕污水处理站明年春节前启用(2006/12/2)
 
Copyright © 2003 water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86-10-64631602 传真:+86-10-64617055
 E-mail:webmaster@waterchina.cn  MSN:waterchina.cn@hotmail.com
通用网址:水业中国 中文域名:水业中国.com
 沪ICP备05024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