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11月份以来,我省沿海大部分县市和闽西北的部分县市降水量比往年偏少5至9成。11月8日至10日,西部、北部大部分县市出现较明显的降水过程,对缓解旱情起到了积极作用;11月20日至22日,全省地市先后出现降雨,但大部分县市的降水量都较小;进入12月以来,只有9日前后北部地区出现小雨。因此,中南部沿海的大部分县市和闽北的局部县市旱情仍在持续发展。
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截至12月10日,我省连旱天数达到或超过31天的有20个县,其中惠安、平潭连旱天数分别达到112天和178天,还有8个县连旱天数超过71天,9个县超过51天。截至12月上旬末,全省大、中型水库的蓄水量仅为正常蓄水量的47%、38%,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43%和41%,有538座小型水库干涸;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260万亩,361个乡镇、181万人出现饮水困难。据介绍,今年的夏秋冬连旱为193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目前,饮用水困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内陆部分县市和沿海的突出部、海岛、半岛乡镇。但是,如果旱情进一步发展的话,部分主要依靠水库供水的县城和城镇,也将出现饮水困难现象。
另据省气象部门预测,明年春天,我省南部地区还将出现春旱,旱情有可能演化为夏秋冬春四季连旱。明年春夏之交的雨季(5月至6月),内陆闽江流域的部分县市可能出现相对集中的降雨,形成洪涝灾害。明年夏天,我省大部分地区还可能再现旱情。
抗旱最前线
连江黄岐:计划打21口井
省水利厅日前派出省抗旱服务队和有关专家到当地帮助寻找水源,计划打3眼机井和18口大井,目前已开工2眼机井和14口大井,最深打到45米深。昨日,省抗旱服务队还派出技术人员和抽水设备,准备抽取当地的郭婆溪水库的死库容。
霞浦三沙:5天送水一次
霞浦三沙的供水扩建工程和海岛乡白巾坑供水工程目前已开工建设。11月底,当地驻军特地调来一艘300吨运水船,满载300吨净水到达海岛西洋码头,这是继11月5日首次送水1000吨后的第二次送水上海岛,使西洋、北霜两岛8000居民饮用水困难得到缓解。驻军还决定每5天无偿送水一次,直到明年1月。
(海峡都市报)